通州区图书馆 >> 北运通州 >>专题 >>通州人物志

王治增


      王治增(1853-1912)字如川,回族,清代通州张家湾人。四岁时父亲亡故,他受教于伯父。长大后,他以字写得好,曾做某州县巡检司的誊录,后来升任巡检。他不满士宦风气而还乡教授生徒,并研究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政治学说。平时忧痛清廷政治败坏,曾发表激昂之论,开设宣讲所,办理阅报社,以期唤醒民众,并借以秘密宣传革命。他与振武社协理、同盟会员丁东第相呼应,于1907年加人振武社。后来发展为铁血会,他任副部长,成为共和会、同盟会骨干力量。受他影响,杨兆林、王斌、朱永、纪成海及其子丕显、丕漠(mó)、丕丞等也先后加入铁血会。协和书院学生蔡德辰、驻通毅军教习张文炳及军医雷茂林等都与他联系紧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王治增对杨兆林、王斌等道:“天相中国,斩彼清柞(zuò),吾侪(chái)素志可偿矣!”遂与蔡德辰等积极筹划起义,以响应北伐,扼住北京咽喉,威慑清廷。9月接到革命军总司令黄克强、民主革命家宋遁初密电后,即遣丕丞、丕漠驻京与各方接洽,赴各地联络。设起义指挥部于张家湾家宅,命杨兆林为文书,负责接待事宜;命王斌联系通(通州)、三(三河)、香(香河)、蓟(蓟州)等地各界有识之士。时通州地区已有同志约300余人,驻通毅军4营中有3营响应革命。
      1912年1月,陈其美至起义指挥部进行指导。11日,王治增在协和书院召开会议,决议于17日夜9时举义,以每人腰系红白二色带成十字绊为符号,议定先由苗家场(今梨园镇东小马庄,已无存)毅军鸣枪三响为号,帮带张国钧率毅军攻州城南门,朱永开门内应,再由诸同志率民军占领火车站,进而与南苑同志合取北京;万一有失,则退据蓟州盘山,声援北伐,以牵制清军。
      滦州起义失败,通州举事推迟,旋被叛徒告密。15日午夜,毅军200余骑突然包围王治增家。王治增、王丕丞、蔡德辰、杨兆林、张文炳、雷茂林、王斌被捕,搜走器械、旗帜多种,家中什物也被劫掠一空。受审之时,王治增慨然自承,豪无讳饰之语,遂于17日就义于通州东门外土坝,时年56岁。他临刑不惧,从容对围观民众说:“清运既终,天命不再,吾事虽败,将必有继吾起而成功者,则吾犹生,可无恨也!”闻者莫不痛惜之。后孙中山总统批示民国政府对他一家予以抚恤。今保存他的遗物数件。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6,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13051045号] 请使用微软IE6以上浏览器,最佳浏览效果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