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图书馆 >> 北运通州 >>专题 >>通州人物志

刘文灿


      刘文灿,字公著,他的先世在明代初期几次迁民运动中,由浙江绍兴徙居通州,故后代皆为通州人。他生性忠孝友善,尤其勇于坚持正义,好行义举。
      刘文灿15岁成为秀才,但多次在通州贡院乡试,都未中举。在康熙五十三年(1714)秋乡试中,成绩优秀,同考官在试卷上加写批注,以第一名推荐给主考官和总裁,但没有从纳,将刘文灿名次排在稍后,同考官坚持己见极力争取,而主考官和总裁坚决不听,说要留到下次乡试时再定他为解元,竟然要他落第,连举人都未取。自此,刘文灿愤不入考,到老就是秀才。
      雍正九年(1731)时,通县发生大灾,村中男人妇女衣食俱尽。当时的直隶总督和静海知县都来到木厂村勘察灾情,刘文灿主动将这里家田所获700余斛粮食,全部献出,去赈济附近村落饥民,使数百人能够活命。按照传统规定:士民捐赈超过300石的人,应该授予七品散官(有衔无职)。据此,直隶总督将上疏,请清廷授给刘文灿散官,刘文灿坚决辞谢。总督就给他挂一块匾,上书“敦仁好义”四字,知县也给他挂一块“义重燕山”匾,表扬他救灾济民的模范事迹。
      一年秋天,刘文灿去木厂村收秋,道经天津途中,歇宿时忽然听到邻舍有悲痛哭声,便前去询问因由,知道该家欠人积债,将要把女儿卖给青楼妓院,以所得100两银子,用来偿还债主,次日就要签订书约。刘文灿慨然说:以贫穷而卖女为娼,我不忍她丧失节操!于是,他拿出银两,将此女带到家中,嫁与家仆强德为妻。京师朝阳门外有一家卖米店铺,素常与刘文灿有交易。后来此店发生大亏损,全家就要倾覆。他用大车运去数千斛小麦接济店家,使这家店铺复兴起来。刘文灿日常拯危救困的诸多义举大都类此。
      由于刘文灿经常殚力帮助贫困家庭,使他身后家无余财,故此让通州人更加尊重。在他影响下,他的二弟刘文炳也和他一样轻财好义,经常周恤他人。其子刘埙(xūn),由秀才考中举人,任陕西三水县知县,刘文灿也被朝廷封赠为知县。其孙刘锡信,号为“北方第一才子”,单有传。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6,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13051045号] 请使用微软IE6以上浏览器,最佳浏览效果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