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图书馆 >> 北运通州 >>专题 >>通州人物志

焦亮


      焦亮(1415-1466),字惟寅,明代通州草寺村人。前辈为蒙古族人,世居广宁府(今辽宁北镇县),祖称捌思台,官任元廷右丞相,总辖兵、刑、工三部之事,明初降汉,洪武中,任蓟州卫(今天津蓟县)指挥佥事,协助指挥使掌管地方治安。不久,调任通州卫,仍原职,于是,举家迁徙通州。父焦礼袭职,并渐升至左军都督,镇守辽东(今辽宁大部)宁远卫(今辽宁兴城),抵抗蒙古也先部人犯,屡立战功,进衔东宁伯,因取汉族女程氏,后易汉姓。
      焦亮自小聪慧灵敏,感悟能力强。青年时习练武艺,智勇过人,随父守边。谨慎周到侍候父亲,并与当地贤人名士交游,自觉受熏陶。他和蔼可亲,谦虚恭让,不曾以富有和显贵而藐视他人。每次见到父亲部下官属、士卒偶有过失,即从容能为解释,使有过者改正而不受到谴责和降免。曾从父抗敌,也多次立有功劳,按功应受到奖励表彰,但他都辞谢不受。有人讥消他太过分,他说:“吾父荷恩受爵,吾合门袖手享之,恒惧无以仰答。今方效微劳,敢暴白而兴企望耶?”讥讽者报歉说:“我实在不知道仁人君子有如此胸怀情操!”
      天顺七年(1463),他父去世,应当承袭东宁伯爵位,但他以久受风寒得病为由,上疏明英宗说:“臣子焦亮有病,不能够袭爵,臣长子焦寿,精力富强,而且曾随其祖抗敌征讨,实在可以承袭爵位。”皇帝允准。
      不久,英宗下诏,命身边侍卫赐给焦亮一块金牌和一副盔甲,一柄佩刀,任命其掌管三千营事,率3000蒙古降兵骑卒,巡哨北京内外,保卫首都,安定京郊,屡得皇帝宠信和赏赐。
      焦亮自辽东到北京后,曾在紫禁城东侧建造居室。成化元年(1465),明宪宗大施恩惠给大臣,赐封他为东宁伯。二年(1466)六月二十五日(8月5日),忽然病重,将长子焦寿召到跟前叮嘱说:“你爷在军队里奋勇征战一生,能对国家献出忠心,忠诚而坚定,故而得升高爵。你今天继承爵位,要崇尚你爷忠贞之心,希望你跟随古代品德高尚者足迹,用以报答国家恩德,与国家给你的实惠,荣誉相称,我就在地下没有遗憾!”说罢而逝,年五十一。明英宗见到讣告,立即遣派礼部官员前来追悼,并宣读皇帝祭言,又命工部按照朝廷规定制度,为其营造坟墓,葬于故乡村北祖茔内。守坟人久居墓东,渐成一村称岗子上(今宋庄镇岗子村),以墓地高坨故名。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6,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13051045号] 请使用微软IE6以上浏览器,最佳浏览效果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