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建业

大运河的重要节点,都城东门——通州,地处京津咽喉之地,历来在华北地区地位显赫,素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的说法。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也带动了南北文化的融合,这令通州地区的文化传承独具特色。如今,通州已经定位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有着悠久历史的通州将随之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她正在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图1 《清代京杭运河全图》局部

图2 清代通州城图

图3 燃灯佛舍利塔(费利斯·比托(Felice Beato)摄于1860年9月23日,此照片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记录通州的摄影作品之一)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是清末民初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当时有识之士寻求救国办法、广开民智的具体体现。在这个大背景下,各类图书馆应运而生,其中尤以通俗图书馆发展为快,且在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福建省、浙江省、湖北省、河南省等省发展的最为繁盛。   通州区图书馆的前身有两家图书馆,一是成立于1916年的京兆通县通俗图书馆,另一个是成立于1929年的河北省通县县立通俗图书馆。两家图书馆的历史沿革各有脉络。

图4 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图书馆规程》、《通俗图书馆规程》,促进了各省市图书馆和通俗图书馆的建设


 据《通州文化志》记载,京兆通县通俗图书馆成立于1916年5月(一说为11月),馆长陈重权,馆址在潞河公园。隶属京兆学务范围。

图5 1920年4月6日,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到通县讲演,学生朱自清在参加了讲演后到潞河公园参观通俗图书馆

图6 朱自清(后排左一)与友人合影

1928年初,京兆废除,通县归属河北省。12月21日,筹建河北省立第二通俗图书馆,馆址设在潞河公园大礼堂,行政隶属河北省政府教育厅。1929年3月3日举行正式开馆典礼,京兆通县通俗图书馆随之更名为河北省立第二通俗图书馆。

图7 河北省立第二通俗图书馆馆址——潞河公园大礼堂

图8 河北省立第二通俗图书馆图书部遗存图书

 1930年2月1日,河北省立实验城市民众教育馆正式成立,河北省立第二通俗图书馆于当日改组为该教育馆之图书部。由于房舍太少,仅将阅览室留于潞河公园,馆址则设于中仓。

图9 河北省立实验城市民众教育馆图书部遗存图书

1935年冬,河北省立实验城市民众教育馆改为冀东第一社会教育实验区中心民众教育馆,新建馆舍,馆址迁回潞河公园,图书部改为阅览部。

图10 冀东第一社会教育实验区中心民众教育馆阅览部遗存图书

1938年5月27日,冀东第一社会教育实验区中心民众教育馆改为河北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同年7月,改为河北省立第一新民教育馆。同年7月,改为河北省立第一新民教育馆,阅览部未变,馆址依旧在潞河公园内。

图11 河北省立第一民众教育馆阅览部藏书

1945年10月,河北省立第一新民教育馆改称河北省立通县民众教育馆,馆址未变,直到1948年底。

通州区图书馆另一个前身是1929年夏成立的河北省通县县立通俗图书馆,馆址在通县鼓楼。1934年,改为通县县立民众教育馆阅览部。1938年10月10日,改名为通县县立新民教育馆阅览部。1945年-1946年停办。1947年1月1日,在通县县城内教育会胡同北4号恢复,称通县县立民众教育馆阅览部。同年3月,馆址迁至本城西街路被城管警察所西隔壁公舍一所。同年8月17日,前往东大街沙竹胡同12号(原通县教育会旧址),一直到1948年底。

图12 通县县立通俗图书馆馆址——鼓楼

1949年4月,通县人民政府接管河北省通县民众教育馆,通县县立民众教育馆随之并入,两馆合并称通州市人民教育馆,图书室仍设其中。1949年8月,分为通县人民教育馆(后改称通县人民文化馆)和通县镇人民文化馆(后改称通州市文化馆)。1958年4月,两馆合并更名为北京市通州区文化馆。同时,文化馆图书室从馆内划出,筹备成立通州区图书馆。

图13  合并后的河北省通州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