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行录》中的通州/明朝(2)

  四月二十四日,自(北京)会同馆发程。是日晴,百户张述祖与其子仲英讨车三辆,于顺天府递运所而来,臣则骑马,从者或乘车或骑驴,从玉河桥出自崇文门,复过通州新旧城,至潞河驿,驿吏李凤煎茶来馈。
  二十五日,阴,过白河,河以久旱水浅略设一桥。又过火烧屯,照(召)里铺,烟角(燕郊)集,马义(尾)坡,夏店铺,柳河屯,至夏店驿。所过旷野中,有童山在路之北十余里外,望之如土埠然,上有昊天塔,即通州之孤山也。通州在平野,无高山,只有此山而已。又过白浮图铺,东关递运所,入三河县南门。过进士门,大业分寺,县在七渡、鲍丘、临泃三河之中,故名。县内有县治及兴州后屯、营州后屯等卫,县之北十五里间,有灵山、古城山,其西北有兔儿山、驼山等山。
  二十六日,阴。清早,三河知县姓吴,县丞姓范,主薄姓杨,俱失其名,以饭米一盘,肉一斤,酒一瓶,菜一盘来问慰。复出自南门至草桥店。店之东有临泃河。积草为桥。又过烟屯铺,石碑店,东岭铺至公乐驿。
  二十七日至渔阳驿,遇(朝鲜)谢恩使臣。是日阴,……
  ----《燕行录》卷一:《锦南先生漂海录卷一、二、三》第540页
  编者按:朝鲜国使团出发时间为嘉靖十三年(1534),作者姓名不详。
  二月二十三日,历邦钧店,午饷于白涧铺,路逢巡按御史之行,下马立路左以过。渡三河桥,到宿三河馆。自渔阳馆(在今蓟县境)至此七十里。
  二十四日晴,过白浮屠铺及巡检司,午饭于夏店。到宿通州之潞河馆。自三河至此七十里。南京舟楫皆泊于此,竿樯如束。
  二十五日晴,入通州东门,出西门。自此至皇城四十里间,夹路人家栉比。至朝阳门,少憩城外庙堂。乃入到寓玉河馆西照(即西馆)。
  ----《燕行录》卷三:《甲辰朝天录》卷二第401页、卷三第469页
  三月十二日晴,促食发行。以车辆不齐,令通事催督,领卜而来。夏、李二序班及来,副使到馆,握手惜别,且换扇分首。仍令馆夫郑甫元、于逵等,控马送至通州,此前所未有也。晚到通州,中央野寺午饭,乃至潞河馆。甫元等呈进大梨及饴糖等物,夕食后,步出江边,画船簇泊,登舟玩月而来。
  十三日晴,馆夫等挥泪告辞,赠以人情、匮酒而别。车辆尚未到,令通事安自命、宋希良等留待领来。午饭后发行,到三河馆,遵化知县之丧先到馆,投宿人家。
  ----《燕行录》卷三:《甲辰朝天录》卷二第408页、卷三第485页
  编者按:嘉靖十六年(1537)七月初一日,桧山先生随朝鲜国使团出使中国。时值通州以东地区洪水泛滥,自丰润以西,皆成泽国。原为陆路,不得已自丰润县乘船西行。一行历尽艰辛。所记见闻展示了当时水灾的惨状。
  八月十七日癸亥,晴。鸡鸣行舟,过三十里许,东方已曙。又行十余里泊岸作饭。当午,西风迓起,折木飞沙,舟不得尺进,仍留泊。薄暮阴霏,解驳,风势大止,犯夜挽上,月星明概,水天一色,舟子亦忘其劳矣。将晓至草桥河,河在三河县西八里矣。
  十八日甲子,晴。天未明,送金衡入三河驿讨骑而出,入投馆。邑人口诒曰:今年水灾,畴曩所罕,县以西,土气浓疮,车溺马陷,绝不得行。莫若还下东南向海,历天津卫、河西务,直抵张家湾,进泊于通州之白河。若遭便风,则二三日程耳。与寸步尺进,八九日间关泥泞中,劳逸自悬。圣节使行橐亦舍车乘舟,沿流南下有日矣。车允成、洪谦等丙申初[1]秋随宋 [2]之行,受诒于车夫,备尝诈伪,故力折焉。
  十九日乙丑,晴。在三河驿。清早,使洪谦往告知县,曰:车辆不齐,今又滞行,谢恩使不可缓,愿差官督令入送。知县鲍德答曰:大车元不伙,杂载以骡驴及羌车可也。且贵国铜碗欲见样云。即遣门子取去,看了送还也。又令洪谦送砚、笔墨、雨笼等物,知县领使称谢,即送下程。鲍,乃科第人也。
  二十日丙寅,是日晴,在三河驿。
  二十一日丁卯,晴。朝行,过白浮屠铺、泥窝铺、夏店、马巫岱(垡)铺、雁(燕)郊等铺,观音寺、赵(召)里铺,至通州之白河。一名白遂河、东潞河。南望四十里间,舳舻云屯,填塞海口,樯竿之立,纷若葱田。西南各路贡赋,商贾之船,莫不由此河以达京师,为上下公私之费。通州据上下,当要冲之地,故物货殷富,为北方之甲也。人云河之南二十里有张家湾,又百里许有河西务。户部主事开分司,扼其项,稽查行船之来往,若山海关之镇东馆然也。日暮渡河,抵州之东门外之潞河驿。馆宇颓圮不修,令通事往图舍。己立马街上,闾阎市肆之缠扑城外者,亦可当大都邑。仍投宿廛肆中人家。
  二十二日戊晨,晴。留通州。是日,圣节使通事金白、监官郑蕃等来谒,言:八月十四日乘船,自三河县草桥河流下,今始来泊云。
  二十三日已巳,晴。早,遣洪谦、李宝等先往朝阳门,呈报单于宫官之司察者。日晚,起行入由旧城东门,过监察御史杨[3]摆(牌)楼[4],太仆寺丞张浩诏摆(牌)楼,大运中仓,新城东门,大运西仓。出新城西门,行五里许至永济(通)桥。桥跨运粮河,如虹之起。樯舵之溯而达大通河,沿而下东潞河者,皆由桥底出入焉。又过观音寺,东岳庙,朝阳桥,入由朝阳门,过会同馆,佥事府,至书……下桥。桥跨玉河,河出玉泉山东流三十里许入禁中,为金水河。又东流,出宫东城转而南,为玉河。又南流出京城,转而东,为运粮河,又为大通河。桥西立摆(牌)楼,匾曰“玉河桥”。过摆楼,楼西路北有公廨,亦名“玉河馆”。九夷八蛮之会朝者,皆馆于此也。余等遂入就馆之西照。进贺使南世雄、圣节使赵贤范,书状官李乙奎、李祯等皆来会,问本朝万福,相劳慰毕,问其舍,正前到二行,分东西两照。诸卫鞑子三百余人,散处诸短连,惟西短连空闲。副使李尧私起菜圃于庭。庭北有崩颓长屋,上雨旁风不可容。即令洪谦陈请于副使。仍借副使及班序等厅,姑寄寓,以俟修理之毕。
  ----《燕行录》卷三:《朝天录·桧山先生文集卷二》第100页
  十月十二日戊午,阴。在通州。
  十三日乙未,晴。到三河驿。
  ----《燕行录》卷三:《朝天录·桧山先生文集卷二》第142页
  [1]丙申,即嘉靖十五年(1536)。
  [2] :读音:连。鲜语,义不详。
  [3] :㈠chóu干肉。 ㈡zhóu,同”疛”,一种病,即腹水。
  [4]摆楼,即牌楼。

2020/6/10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 1305104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