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故事丛书》之《漕运仓储那些事儿》第52期
  古通州的发展,得益于京杭大运河的开发和漕运的兴起,以及随漕运而来的商流、客流。金代通州(辖潞、三河两县)民户不满3.5万,人口不满10万。但在其后800年间,则以漕运中枢、水陆都会的地位和作用,一跃成为中国民城。
  在漕运年代,通州城外运河沿岸,分布着东关、北关与两关之间三个商务码头和大棚村客运码头,此外还有张家湾城边的客运码头。那时候通州是漕运、仓储、京东行政中心,经济、贸易、文化繁荣,被称为“九重肘腋之上流,六国咽喉之雄镇”,本书介绍了《潞河督运图》、张家湾漕运码头、通州石坝剥运码头、通州的漕运会馆、通州漕运文物等,将通州的漕运故事娓娓道来。

通州故事丛书
  近年来,在通州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文化工作者系统梳理了通州历史文化,先后出版了《北京城市副中心 · 通州历史文化丛书》(三卷)、《北京城市副中心 · 通州历史文化遗产精粹》、《通州历史舆图》、《漕帮秘籍》等, 让更多的人了解通州历史,了解通州运河文化。2018 年,挖掘整理通州运河文化遗产专项研究成果《大运河文化带 · 通州故事丛书》通俗读本,丛书共 10 册。
  1、说说三庙一塔那些事儿 2、说说通州水系那些事儿 3、说说漕运码头那些事儿 4、说说漕运仓储那些事儿 5、说说张家湾古镇那些事儿 、6说说安清漕帮那些事儿 7、说说延芳淀皇苑那些事儿 8、说说延芳淀皇苑那些事儿 9、说说老通州洋人那些事儿 10、说说运河民俗那些事儿
  本期,小文继续给您带来《漕运仓储那些事儿》之通州城漕运基础设施
  明清通州城的形成、发展和完善与漕运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明清通州城的主要功能就是漕运仓储中心。所以明清通州城的相关配套设施都是漕运的产物或者是为漕运仓储而服务的。下面就介绍几处重要的基础设施。
  黄船坞停泊皇家用的龙船,为了与普通码头分开,体现皇家的尊严,故称黄船坞,民间称之为皇家码头。根据《钦定日下旧闻考》记载:“通州城北五里有黄船埠,河水潆洄,官柳阴暎。永乐中设黄船十艘,以其半轮往江南织造,俗名黄船坞。”《大明会典》关于黄船的数量、修造等事宜也有明确记载 :“国初造黄船,制有大小,皆为御用之物。至 洪熙元年,计三十七只。正统十一年(1446 年),计二十五只。
  常以十只留京师河下听用。成化八年奏准、照快船事例、定限五年一修、十年成造。其停泊去处,常用厂房苫盖,军夫看守。”可见,《大明会典》关于“常以十只留京师河下听用”的记载与清代《日下旧闻考》关于黄船坞的记载相呼应,说明京师的黄船停泊在通州的黄船坞。在黄船坞周围“官柳阴暎”,说明这里的柳树和一般的柳树不一样, 是官家栽种在黄船坞周围的,身份就自然带有皇家血脉了。而且“柳荫龙舟”还成了“通州八景”之一景。
  石坝码头设在通州城北门外、通惠河口南、大运河西岸。现已无存,只能根据文献资料考证。《光绪通州志·漕 运·坝闸》记载 :“嘉靖七年(1528 年)置。万历三十三 年(1605 年),题定通州通判管辖。每年正兑京粮自此搬 入通惠河,由普济、平津、庆丰等闸递运至大通桥,以实京仓。国(清)朝因之。”此段记载言简意赅,但信息量很大。
  说明了石坝码头的设置、年代、功能、管理及运送方式等。有多少粮说明了石坝码头的设置、年代、功能、管理及运送方式等。有多少粮食要经过石坝码头呢?每年的情形都不一样。在 清中期,每年大约有二百五十万石由此转运,平均每天约 三万石。“七省正兑漕米运京仓者,从此盘入通惠河。岁 计二百四十四万石有奇。扛夫喧轰,昼夜不息。日以起运三万石为率。专责经纪百人董之”。 最初的石坝码头是土质的,只不过采用版筑的方式,用三黄土夯实。为了与起运通仓码头相区别,称为石坝码头。后来在夯实的土地上铺石板,所以在史书中又称为“板坝”。《石坝须知序》记载: “旧筑土堤长若干丈,堤外又建板坝若干丈,以资保障。…… 南船来往,停泊坝外,篙眼积如蜂窝,板坝亦险于他。”为 便于管理,在石坝旁设办公管理设施一座。明代称为“督储馆”,清代称为“石坝掣斛厅”。除了掣斛厅,还有号房等配套附属设施。清代最多的时候有百余间号房。

通州古城城墙及护城河
  土坝码头明清时期,改兑漕粮由土坝上岸,入通仓。其运输方式,以万历二十二年(1594 年)为界有变化。之前是车运至各仓,十分不便。之后,采用水运至各仓门口,然后再车运至各仓内。关于由土坝运至通仓的水道,《光绪顺天府志·河渠志二·水道二》有明确记载 :“自旧城西水 关流入城内,至东水关出,绕城南流,至南浦闸泄水,至张家湾入运河。其土坝运漕至中西粮仓水道即由此。”为便于管理,在石坝旁设办公管理设施一座。清代称为“土坝掣斛厅”。每年南粮抵达通州时,负责官员州同移驻于此。
  在土坝的工作人员,最初有“书吏四,车户向置五十名…… 船户十五名”,后来屡有变化。除了掣斛厅,还有号房等配套附属设施。以清代为例,雍正二年。
  (1724 年 ),将运役 未领历年二成烂米价银内动支,在土坝建造号房二十五间。京通间及连接各粮仓的石道到了清代雍正年间,为解决京通间的陆路运输,雍正皇帝命令修通州至朝阳门的石道。
  该工程始于雍正七年(1729 年)八月,至雍正八年(1730 年)五月告竣。石道“计长五千五百八十八丈有奇,宽二丈;两旁修土道各宽一丈五尺,长亦如之。其由通州新城、旧城至各仓门及东西沿河两道,亦皆建修石路,共计长一千五十余丈,广一丈二尺及一丈五尺不等。费帑金三十四万三千四百八十四两有奇”。
  这条石道是什么样子,咸丰十年(1860 年),法军上 校杜潘曾在《远征中国》中有这样的描述 :
  路面由大块的石板铺成……路的两边,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几座白色大理石石雕,这些雕像的形态奇特且充满想象力。石雕的主题都是相同的 :下面是一个巨大的大理石乌龟,乌龟的背上驮着一根方形石柱,石柱上雕刻着一些五爪的大龙,它们弯曲着相互缠绕在一起,形态奇怪。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石道不仅有实用功能,还体现着王朝的威严和盛世气象。京通石道在清朝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便利了入京运送漕粮的车辆,也加强了通州与京城的联系,是通州城通往京城的重要基础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该石道不仅仅从通州到朝阳门,而且通州新城、旧城至各仓门,也通石道,这样就极大地提升了通州城市主干道路运输水平。朝鲜使臣李海应在《蓟山 纪程》中有“市街排列石路过侧,车不得方轨”的记载。可见,政府对石道的管理是很严格的,市场只能分布在石道的两侧,而不能占道经营。为保证道路通畅,车辆不能并排行进。
  来通州官员文士、商贾使臣对明清通州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一佚名朝鲜使臣在《燕行录》中写道:“从州北门…… 入内城门,十字街口,建一座牌楼,上面书‘日下衝繁第一州’,盖第一要冲繁华处也。城内通衢皆瓮石为道,直抵朝阳门外。凡四十里,左右旗亭酒楼,丹碧连天,帘幕临江。城东门内一亭,亭独出,影卧江面。余有诗曰 :‘亭似高帆城似岸,通州全在夕阳中。’真夕阳佳景也。”
  遗憾的是,此石道在民国年间被破坏殆尽。民国三十年(1941 年)前后,通州城内石道就几乎不存在了。《通县志要》记载 :“(当时)由城内牛市至西门外三间房一段, 民初修京津公路时拆去。其西仓至新城南门一段,亦同时拆去。由牛市至旧城南门一段,系‘冀东政府’时拆去。”
  大光楼 该建筑紧临石坝南侧,始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为巡仓御史吴仲督建。“大光取自于《易经·益卦彖辞》“自上下下,其道大光”之义,因此叫大光楼。益卦的卦象为下震上巽相叠,巽为风,震为雷,风雷激荡,其势愈强, 相得益彰。因明清两朝,户部坐粮厅官员在此验收漕粮,又称为验粮楼。由于紧邻石坝,亦称为石坝楼、石坝大光楼、河楼。清同治十一年重修。
  大光楼不仅有实用功能,在闲暇时节,也是文人墨客观景的好去处。据《石坝大光楼行》(收录于《光绪通州志》) 记载,来到楼上,“蓟郡盘山诸峰出没隐见于槛前,如列屏, 如绾髻,阴晴寒暑,千态万状……”大光楼悬有一名联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夕阳无限好, 看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该联是清人程德润所作。

2020/7/31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 1305104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