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的浮桥
  在通州北关外温榆河与小中河上,有两座相隔不远的混凝土桥,他的正式的名称是“北关分洪闸”,但很多人仍然习惯称它们为“里浮桥”、“外浮桥”,或合称“北浮桥”。在京哈高速公路修建以前,有很长时间,作为驿路、贡道和清代东谒皇陵的御道,是北京地区通往山海关以至东北地区的咽喉要道。历史上,在建设永久性桥梁之前,那里曾经架设浮桥。关于浮桥的有关情况,史籍是这样记载的:明初建都南京,漕运的终点南移,原“北京”改称“北平”。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二十四年正月,北平布政使司左参议周倬上奏说:“通州白河北接大山诸河水道,东南至直沽海口。每霖雨时降,水涝泛涨,桥梁颓圮,修筑劳民。其通州旧有粮船六十余艘,罢运已久,宜改为浮梁(即浮桥)于白河上,以便经行”。这是通州浮桥的滥觞。乾隆《通州志??卷之二?建置?关梁》载:“浮桥。旧在州东门外罗家口,设船浮白河上。明洪武三十四年[1]巡抚洪建钟建。正统元年(1436)冬,造白河浮桥,以马快船及预备运砖船为之。旧例密云道委千总驻防卫拨军夫十八名,州拨民夫六名看守。万历三十六年(1608)工部员外郎陆基恕悯桥户消乏,檄知州陈随详准,将修桥银量加毫厘,照例派征。每遇修桥年分,请部委官修理。自是桥户纾困。国朝(即清朝)改移北门外水浅处。凡修理桥船经费,请部发帑。额设桥船五十只,本州佥派桥夫四十名。每名月给米七斗五升。嗣改为二十二只,分设东西两河。桥夫二十名,每名月给工食银九钱七分五厘。乾隆三十年(1765)奉部准,在‘地粮’项下动给。三十五六两年,河水涨发,河岸冲刷宽阔。原设二十二船不敷搭济,加用十八船,雇自民间,颇为不便。三十七年(1772)知州龙舜琴详准,添设九船。将原设二十二船尽归东河,新建九船拨归西河。新船共准销银一千九百二十九两二钱三分五厘;楞檩桩板准销银五百七十五两二钱三分,在‘司库大工节省’并‘节年耗羡银’内动用。又因新旧三十一船原设夫二十名不敷照应,仍另添夫九名。将二十名工食摊给二十九名。东河二十二船,用夫二十二名;西河九船,用夫七名。桥夫自行议定按月轮流照管。每年九月搭盖桥船,次年四月拆卸。三年大修,十年排造,每年油艌一次。均准届期详领开销。”上述记载十分明白:明初,通州东门外白河上开始用闲置的漕船,以后是马快船和运砖船搭建浮桥。清初,浮桥北移至北关外,分设东西两座,船数五十只,后缩减为22只。乾隆中期河面宽阔,曾雇用民船18只。三十七年(1772)添设九船。桥夫由原来的40名,减至20名,后又增加9名。东河用船22只,桥夫22名;西河九船,用桥夫7名。养护制度是“每年九月搭盖桥船,次年四月拆卸。三年大修,十年排造,每年油艌一次。”以上是通州浮桥的基本情况。
  通州浮桥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当代人谁也没有见过、走过。那么,它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在明清两代,那里也是朝鲜使臣进京的必由之路。在朝鲜使臣们撰写的《燕行录》中,有多处关于通州浮桥状况的记载。笔者摘录几则,供读者参考。
  清康熙三年(1664)二月,朝鲜国以右相洪命夏为上使,率使团出使中国。朝鲜使臣记述了经过浮桥的情况。时值初夏,头帮漕船已经到来,一年一度的运河漕运已经开始。此时白河正处于平水期,河面平稳,白河浮桥还没有拆去。[2]四月“初六日戊戌,晴。平明发行。行三十里,到夏店中火。行二十五里过烟郊铺,又行二十五里,望见通州。城外上下数十里,帆樯簇立,车马如织。及到潞河,上流以大船作浮桥,而桥上设板。木桥左右络以铁索。与竹索横亘河上,系著两边河头之树,虽水涨无漂流之患。信马以渡,左右沿江,闾阎扑地,市廛相连,人肩相摩,车不并轨。”文中记载,浮桥各船之间,是以铁索相连的;而整个浮桥用“竹索”固定在两岸的大树上,这样能够使各船相互连接,形成整体,并且当发生河水上涨的情况时,浮桥能够保持稳定,保证通行安全。
  康熙五十八年(1719)十一月,朝鲜国以右参赞赵道彬为正使,兵曹正郎申皙为书状官,率使团出使中国。使臣们返程经过通州,从城内向北穿过钟鼓楼,在北关外经过浮桥[3]:康熙五十九年(1720)二月“十六日,晴。日出发行。穿过锺阁下,折以北行,出北门到白河。白河列舟河面,上铺板作浮桥。渡桥回望,前过时塞河舟舰尽不见□,沿河一带楼阁层叠,垂柳娜依于烟霭之间,如画中所见。”,时值二月,残冬未尽,春风乍暖。使臣们来时白河上千樯万艘的场面不见了,显得空空荡荡,而垂柳才吐嫩叶,柳枝随风飘荡,通州城楼橹壮丽,岸边燃灯塔高耸入云。呈现在使臣面前的,是一幅北国水乡的图画。使臣们完成出使任务,顺利通过通州浮桥,心情愉悦地踏上归途。
  康熙五十九年(1720)十一月,朝鲜国以右参赞李宜显为冬至兼圣节进贺正使率使团出使中国。使臣们返程经过通州浮桥,对当时的情景作了文字记载[4]:十二月“到通州江,江水尽泮。联七舟为梁,左右以箪[5]席为扇,画以龙凤龟鹤,五彩眩晃。过一里许,又联十五舟为梁,其形如之。盖胡皇出往遵化州,故如是云。”文中的“胡皇”,即指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将要到东陵祭祖,沿路各州县或搭彩门,或设彩饰街道,借此表示对皇帝的崇敬。通州白河“联七舟为梁,左右以箪席为扇,画以龙凤龟鹤,五彩眩晃。过一里许,又联十五舟为梁,其形如之”,浮桥彩饰一新,宣示皇威。隆冬时节,寒风刺骨,使臣们千里跋涉,辛苦倍尝。临近通州,见路旁村镇妆点一新,通州浮桥尤其靓眼,这使得远客们精神为之大振。
  康熙六十年(1721)十月,朝鲜国以左议政李健命为陈奏兼三节年贡正使,率使团出使中国。使臣们在经过通州时,恰逢黑龙江将军进贡人参车队途经浮桥,又见朝中高官在随员护送下返京,使团书状官的记载,可谓详细[6]:“白河上搭二浮桥,皆横大舰为之。路逢大车十四五辆,上载大柜二三或四五。每车插下黄旗一面,上书‘上用’二字。后有押车章京,乘车骑而服橐鞬者二人[7],前导骑而挟鸟铳者数十人,拥众车而行。云自宁古塔载人参,趁皇诞进贡云。殆无虑累千斤矣。又逢一官,驺骑颇多,问之,云是自北京往山海关,今方回京,而秩二品云。”自黑龙江进贡人参的车队,由一名章京押送。章京,即将军,秩四品。两名亲随,腰带弓箭,另有十余名兵士身挎火枪护卫。又见返京高官前呼后拥通过浮桥,凸显出浮桥作为交通咽喉的重要作用。
  乾隆五年(1740)十一月,朝鲜国以洛丰君楙[8]为谢恩兼三节年贡正使,率使团出使中国。乾隆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全盛时期,通州作为水陆要会、南北物资的集散地,更加繁华。朝鲜使臣返程经过通州时,记述了通州白河两岸的情景[9]:“二月十六日阴,洒雨,夕晴。平明发行。由北门桥渡通州,江边材木山积,皆斵[10]六面,异于我国材木。以船铺水面,椽木铺其上,覆以秫秸杆,而平土为浮桥。朝饭软鸡铺。堤柳绿,野草青青,胡人多耕田以驴,骡马驾犁而耕之者甚多,牛耕者绝少。犁根甚小,而起土亦薄。未知土性软,故能以驴马耕之也。午后,抵三河县。”使臣们看到,南方的木材在白河岸边堆积如山,远处田野中农人已开始农作。通州的浮桥,“以船铺水面,椽木铺其上,覆以秫秸杆,而平土为浮桥”。多船连接,然后上面先铺木棍树枝,再铺秫秸,上面再覆土,形成一条水上的土道。这是对于浮桥铺设十分真切的描述。
  乾隆三十八年(1773)十一月,朝鲜国以乐林君埏[11]为谢恩兼三节年贡正使,率使团出使中国[12]。时值隆冬,使臣们顶风冒雪返回故国,途经通州浮桥:“十二月二十八日晴,暄,夜来大风,晓阴,犹不息。初欲早发,未果,爽昧始发。舍通州大路,从西北路而行,不取捷也。左望通州城郭,六谯相距七八里,虽不分明,而可望其宏阔。渡白河,河不甚广,而架船为桥以通行。仲春后,撤桥行船云。过桥六七里,又有河,亦名白河。又渡船桥。”文中所说的“船桥”,即浮桥。对于白河,这里需要多说几句:据光绪《顺天府志卷三十七·河渠志二·水道二?北运河》:自顺义入通州境,“白河既名潞河,亦名露河,为漕河所经,故谓之北运河。又南迳通州西北境小营之西五里,按:入境处在通州城东北三十里。又南六里,迳平家疃西,司漕外委驻此,疃一作滩;又一里,迳关家庄西;又一里,迳小堡西;又南二里,迳沟渠庄东;又五里,迳杜家庄西,又二里,迳刘家庄西;又三里,迳隆旺庄西;又三里,迳石坝东;又一里有奇,迳土坝东;又三里有奇,迳东岳庙东,地即罗家口,亦曰罗家摆,有水拨;又三里,迳流水沟;又三里迳杨家坨西,有水拨;又六里,迳郝家铺西,有水拨;又二里许,迳茶棚东,在通州城东南隅,榆河西北来注之。”乾隆时,白河自顺义而来的河道,流经今龙旺庄至古城村一线,西距温榆河五六里。所以,朝鲜使臣说“过桥六七里,又有河,亦名白河。又渡船桥”。
  道光九年(1829)十一月,朝鲜国以判中枢李光文为进贺兼谢恩正使,率使团出使中国。在使臣所记见闻中,依然有对通州浮桥的记载[13]:十二月二十三日,晴。“至燕郊堡午饭,即发,过邓家庄,渡白河船桥,即潞河也。桥制,方舟亘岸,上铺木板,板上覆以糖黍之杆,车过而无声。在车者,莫省其渡桥也。”看来,在道光年间,通州浮桥一直保持原来的铺设方法。也说明,这样的铺设能够保证浮桥顺利通行,所以一直为桥夫所沿用。
  通州浮桥存在于明清时代。1935年春,白河上曾架木桥以代替浮桥,当年夏季被水冲毁,于是仍铺设浮桥。1939年河北省建设署重建木桥,内桥长30丈,宽2丈,高2丈5尺,共14孔;外桥长约20丈,宽1丈5尺,高2丈,共12孔。1960年,人民政府为提高该地桥梁通过和承载能力,拆去木,新建两座永久性钢筋混凝土闸桥。
  [1] 朱元璋在位31年,”三十四年”为误记。
  [2] 见《燕行录?卷二十?甲辰燕行录》第297页
  [3] 见《燕行录》卷三十六:《燕行日录》第95页
  [4] 见《燕行录·卷三十五·见闻杂录》第418页
  [5]箪dān:古代盛饭的圆竹器。
  [6] 见《燕行录·卷三十八·燕行录》第130页
  [7] 橐鞬:鞬,马上装弓箭的器具。橐,弓箭鞬盒的外皮囊。
  [8] 楙máo:古书上说的冬天成熟的一种桃。
  [9] 见《燕行录·卷三十九·燕行日记》第162页
  [10] 斵 zhúo,同“斫”,引申为用刀、斧等砍。
  [11] 埏yán:地的边际。
  [12] 见《燕行录·卷四十·燕行录》第216页
  [13] 见《燕行录·卷七十三·鞧轩续录》第133页

2020/8/5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 1305104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