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墓石出土记/(5)
  第二章
  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平整土地大会战”开始了,李景柱也上了前线。
  这张家湾由于过去是运河大码头,商业重镇,所以人们历来不太重视土地。城四周七零八落的地块,高低不平,好多地方都有砖头瓦碴,平整起来很费事。
  这一回,他们的战场是城西肖太后河以北至花庄一带。他们要整的是一片长满荒草、酸枣棵的坟地。
  张家湾有很多传说,什么“龙头风尾城”、“文房四宝地”、“九缸十八窖”……那九缸十八窖似乎确有其事,至今有块地方仍叫“银子坑”,清朝时出过一窖银子。
  这肖太后河两岸,更是一片风水宝地。村里当过高级社社长的徐五伯说,过去肖太后河北岸都是旗人墓地,他家就是看坟的。他家看的是自家祖坟,高丽庄王老头看的是城里周家的坟地。他们两家所看坟地中间往北,那坟地就乱了,好多都叫不上名字,也没见过清明有人上坟的。
  这年冬季.干冷,人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袄。但是,战场是火热的,一面面红旗迎风飞舞,大喇叭声声,地头上插着语录牌,指挥部前面展示着横幅标语。
  李景柱有时也甩掉棉袄,和大家一块儿抡镐挥锹,指导员嘛,也不能总是指手画脚,差不离的也得“指导指导”。只不过他是程咬金的功夫———三斧头。说来也巧,那天正平到一块坟地,下挖一米,他的铁锨头“咯当”响了一下,他知道碰上了硬物,不是砖头就是瓦块。谁知扒开一看,却是一块长条石,一米来长,不到两锨头宽,一搾厚;平放着,稍微有点倾斜,大致南北向。他想:这里为什么有石头呢?是不是墓碑?用铁锹刮掉泥土,细看,就见上面隐约有字。用手指再抠,字迹显出来丁,正中竖行刻着“曹公讳霑墓”五个大字,左下角还有“壬午”两个小字。他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这是曹雪芹的墓碑啊!”曹霑就是曹雪芹.他是知道的,多亏了那部《中国文学史》。周围的人不知道什么曹霑,但“曹雪芹”仨字却是有人听说过。“曹雪芹是个大作家呀!”大家也很高兴,高兴和高兴不一样,李景柱想到的是这是一个“重大发现”,而有些人却想到,这么有名的人是不是家财万贯?于是,就原地搜找,瞪大眼睛,连扒拉带挖,宝倒没发瑰,却听有人说:“这儿有骨头!”拂去泥土一看,露出一具骨架,“男的!”因为经常平地,见的尸骨多了,有人能从头骨上分出男女,就有一人眼珠一亮,心存臆想,看头骨口中是不是台着珠宝。翻看遍了,什么也没有。一烦,连骨头带土,一齐铲了,装上车子。这时的李景柱,只顾看挪到一旁的那块碑,高兴还来不及呢,就没注意那具尸骨。等他醒过梦来,那车早倒了,土和骨头混在一块儿,填了坑。他很后悔,但又没想起捡一块尸骨来,他还琢磨着这块碑。后来,他想应该在此处好好找找,是不是有装着《石头记》的匣子什么的随葬物,可是找遍了,什么也没有。他奇怪,怎么连一块棺材板也没有?难道曹雪芹死后是席头卷的。
  大家还是那样干着活,李景柱守着墓碑,仍在看护着。别人也没把这块石头放在眼里。直到太阳落山,社员下班,他才和堂弟李景泉一起,一辆手推车推着,将碑运回家中。
  灯光下,他百思不解,怎么这块墓碑如此粗糙?普通一块条基石,几面也没磨光,墓碑上的字刻得也不规则,好像是外行匆匆忙忙刻的……
  他写过毛笔字,知道那“颜柳欧赵”字帖是从石碑上拓下来的。可是,他不会捶拓,只好找出一张大办公纸,铺在石上,用铅笔斜着在纸上从头到脚细细画了一遍,保存下来。
  他又仔细地观察着这块墓碑,好像要从上面看出二百年前的事情。
  “社员同志们,现在播送通知……”
  村里的大喇叭响了,叫各小队生产队长以上干部到大队开会,李景柱忙把墓碑运至小厢房内,用杂物盖了,匆忙走出家中。

2020/8/10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 1305104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