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故事丛书》之《漕运仓储那些事儿》第59期

  古通州的发展,得益于京杭大运河的开发和漕运的兴起,以及随漕运而来的商流、客流。金代通州(辖潞、三河两县)民户不满3.5万,人口不满10万。但在其后800年间,则以漕运中枢、水陆都会的地位和作用,一跃成为中国民城。

  在漕运年代,通州城外运河沿岸,分布着东关、北关与两关之间三个商务码头和大棚村客运码头,此外还有张家湾城边的客运码头。那时候通州是漕运、仓储、京东行政中心,经济、贸易、文化繁荣,被称为“九重肘腋之上流,六国咽喉之雄镇”,本书介绍了《潞河督运图》、张家湾漕运码头、通州石坝剥运码头、通州的漕运会馆、通州漕运文物等,将通州的漕运故事娓娓道来。

  通州故事丛书
  近年来,在通州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文化工作者系统梳理了通州历史文化,先后出版了《北京城市副中心 · 通州历史文化丛书》(三卷)、《北京城市副中心 · 通州历史文化遗产精粹》、《通州历史舆图》、《漕帮秘籍》等, 让更多的人了解通州历史,了解通州运河文化。2018 年,挖掘整理通州运河文化遗产专项研究成果《大运河文化带 · 通州故事丛书》通俗读本,丛书共 10 册。

本期,小文继续给您带来《漕运仓储那些事儿》之通州漕运的尾声
  漕运对统治者意义重大,关系到王朝的兴衰存亡。到清代中叶以后,大的形势悄然发生了变化。从“康乾盛世”开始,中国的人口就呈增加趋势。到乾隆中后期,由于人口增长超过农业生产的增长,在江南地区出现了粮食供应不足的现象。而位于江南的苏、浙地区是漕粮的主产地,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发展缓慢,致使粮户难以承受巨大的漕粮负担。再加上政治的腐败、水利失修等原因,一遇到自然灾害,江浙地区就会出现农民抗粮的情况。关于农民抗交粮食的情况,早在乾隆中期就开始发生。如江苏省江阴县,乾隆三十三年(1768 年),各乡农民二百余人以 旱灾为理由,到县衙门前请愿,要求缓缴漕粮。从这之后, 抗粮事件时有发生。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给漕运以极大的冲击。
  这就是漕运衰败的大环境,但是漕运的衰败还有它自己的原因。曾经延续了多个王朝的漕运,并且形成成熟的运转机制,为什么会很快衰败,以致终止呢?有人说是因为铁路出现,也有人说是因为农民起义运动,等等。我认为这些都是原因,但都不是内因。如果铁路的出现导致了漕运被轻视这一说法成立,为什么现在的南方运河还是很繁忙呢?农民起义导致了漕运中断,后来朝廷力图恢复漕运旧制,为什么没有成功呢?这些理由都经不起推敲。

  其实大运河漕运的衰败和它的兴盛一样,都有其历史必然性。我认为大运河漕运衰败,以致退出历史舞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
  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粮贸易的兴起,渐渐成为解决京城用度更科学、更合理的方法。关于商品粮在北京行销,并有效调节了北京粮食供需关系的问题,在许多史料上都有记载。郑观应认为 :“然自轮舶畅行以后,商米北来源源不绝,利之所在人争趋之。市中有米局,官中有米局,则少米之患在今时可以无虑。”(《清朝经济文编》)市场经济的规律表明,要最终解决价格问题,必须遵循市场的规律。在商品经济还很落后的时代,漕运对朝廷的经济调节、政治稳定、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当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能够满足当时基本的供需关系 ,漕运的处境就很尴尬了。因为漕运制度本身就具有一种反市场、反商品经济的特性,是建立在行政权力强行干涉基础上的。道光三十年 (1850 年)十二月,言官奏称:“旗丁粮员在本省私折银两,到通后买米回漕,营私害公。”“回漕”现象在清代始终存在,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运到京通的漕粮,市场价格竟然会比起运地低,以至于再将米粮从北方带回也能获益。
  二是漕运本身种种弊端已经积重难返。漕弊是一直伴随漕运始终,在中央朝廷强势的时候,对漕弊治理力度就会比较大,漕弊就相对好一些。到了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由于朝廷大力整治,漕弊还有所收敛。乾隆中后期,漕政日趋败坏,主要表现在各级官吏重重盘剥。在漕粮征收过程中,地方缙绅勾结州县官吏从中渔利,最后这些贪索都转嫁到粮户身上。与此同时,从事运输的运丁们,经过漫长的大运河,沿途有重重关卡闸坝,到京通交兑有仓场衙门和坐粮厅,遭受各处漕务官吏的贪索。道光年间,孙鼎臣在《论漕》中揭露了残酷盘剥的情况。该文有这样的文字 :“而蠹之穴有六,征漕之州县一,司漕之官一,领运之官一,催运之官一,仓场一,尖丁一。一穴而蠹数十百出其中。”运丁处境很悲惨,如包世臣所说:“运丁长途挽运,艰苦万状,倾覆身家,十丁而六。”
  道光以后,清廷吏治更加腐败,农村经济日益恶化, 无力承担过重的漕粮,在江浙首先爆发了抗粮斗争。随后, 江西、湖北、湖南、山东、河南等地都爆发了抗漕运动。
  加上黄河淤垫,黄水倒灌,运道更坏。道光四年(1824 年)冬,清江浦高家堰大堤溃决,江苏高邮、宝应至清江浦一段漕船搁浅,京畿地区的粮食供应出现严重危机。朝廷各种社会危机深重,无力对河道进行彻底治理。漕运系统如同快要散架的破车,遇到颠簸就无法运转了。
  三是海运的兴起。到道光初年,实行海运已经有了多方面有利条件。首先是有比较成熟的航运路线。元明海道屡有变更,不利于航运。到清代,商船常常往返关东、天津等处,他们掌握了不少航海知识和海上航行的技巧,海运危险大为降低。其次是运输工具改进。江浙一带因沿海皆沙滩,多用沙船,该船舱底有甲板,船旁有水槽,其下有承孔,是理想的运米船只。嘉道时期,这种沙船已有3500 余艘,可一次运输粮食几百万石。然后是海运漕粮有利可图。因为河运成本太高,而海运少了不少关卡,成本低了,自然也有利可图了。河运漕粮已经陷入困境,海运 漕粮才是大势所趋。

  随着清末社会动荡,漕运的终结,通州的漕运仓储重镇的地位就不复存在了。“停漕”对通州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使得通州的社会经济受到很大影响。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北运河停漕以后,位于通州的庞大漕运管理机构一律裁撤。1904 年,官府拆卖坐粮厅、仓场总督府署及两仓,并由毅军在两仓处改建兵房驻守。据民国《通县志要》的记载,仓场总督衙门所在位置已成为义和团运动中死去的外国人的墓地,户部坐粮厅及大运西仓监督署已被人占用。东路厅署,民国五年(1916 年), 知事汤铭鼐以其地改建潞河公园;民 国十七年(1928 年) 二月,改为河北省立通俗图书馆。
  通州城内的不少居民,依漕运而生活,裁撤漕运管理机构后,众多的官吏、役丁顿时失去生活来源。此外,漕 运停止后,通州城内外依靠漕运为生的经纪、仓花户、船户、 车户、扛夫、差役等立时失去工作,没有了生活来源,生 活一下子陷入困境。《民国通县志稿》记载 :“其余各胡同 住户亦不如先年殷富,而居民之迁移平津各地者十之二三。至于四关则东门、北门外大街长二三里,铺户居民相间, 尚有可观。旧城南门外虽有大街,但铺户较多居民较少。”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公路、铁路、航空等现代化交通方式的兴起,北方地区的运河彻底丧失了交通运输等功能。但通州地区的运河在农业灌溉上仍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州地区一度成为北京的粮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通州定位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后,社会各界逐渐认识到大运河的文化功能,将大运河视为通州的一张“金名片”,使大运河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2020/9/22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 1305104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