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湾古镇游 /(16)

  张家湾通济仓是在朝廷内忧外患之际诞生的,然而她又一次次地惨遭劫难,劫难过后死而复生。总之,六百年来她依然存在。
  张家湾通济仓的位置在后来的张家湾城里东南角,原先她就在萧太后河与潞河交汇处的这片临河码头之上,这里自古地势高峻,现在原地未动。通济仓东、南两面以高大城墙为屏障,北、西两面另砌有高墙。她的大门朝西,正对着花枝巷:北临老爷庙(后来的山西会馆)旁伸展过来的东庙街,近有水关一座以利排除城内积水:门前南北纵贯一条大道,南可上通运桥去往各客货码头、贸易市集,北可出北门抵达通州。另外,城内还有东西向、由东便门通往西门、可进广渠门的大道。通济仓位居险要,陆路交通发达,是个不可多得的国家粮仓理想位置。
  遥想当年,通济仓内一排排仓廒排列有序,一座座粮囤遮盖密严,一车车漕粮出出进进通济仓门,门前大道晴天尘烟滚滚.雨天路面泥泞,以致千年大道走成河,形成张家湾城内重要道路都低于两侧民居的独特景象。这也就是南北通衢百姓俗称作“官沟”的来历。
  后来的明嘉靖年间,潞河疏浚,漕船又可抵达通州城下,但作为皇家的白粮、盐引、皇木等重要物资,仍要在张家湾转运或存储。
  张家湾是个移民镇落,并非因张瑄闻名而张姓为宗族大户。城外回民最多,多姓戴、马、丁、康、尹、宛、钟、刘、王,据传,戴、王、马、尹四家皆明初自沧州迁来;城内汉民居多,百家百姓.鲜姓者有荣、景、翁、向等。可能因回民少有土地者,为生行业多为纤夫、脚夫、贩运、游商、坐商等。新中国建立后的一九五三年,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故此在通济仓原址建张家湾粮库,所用人员除国家派遣干部及少量通州城里青年学生,基本上都是城外粮行从业人员及纤夫、脚夫的后代。
  张家湾现代另一值得骄傲的是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四日通县解放后,县委、县政府(戏称背包政府)由西集镇迁至张家湾。直到一九五O年三月县委、县政府迁往通州城。
  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二日平津战役期间,县、市(通州市)分别建立战勤委员会,共筹集粮市450万公斤,柴草13万公斤,食油1.35万公斤,盐2350公斤,猪肉l万多公斤;组织民工42万人次.大车1.68万辆,担架1138副,修建桥粱28座,以保军事运输。其中的粮草筹集,亦有张家湾粮库功劳。动,香火缭绕,弥漫晴空;同时这里也成了盛大的商品交易会和热闹的民间艺术展示会。张彭湾本地买卖人多,慕名而来的商旅仕民也多,庙里庙外,人山人海贩卖针织百货、各种农产品、农具,各种小吃的,叫卖声声,杂乱喧嚣。其中,自然也少不了要搭台唱戏,锣鼓丝弦伴京梆,高跷、小车、旱船、竹马、少林诸种花会百花齐放,那才真个是锦上添花,“火上浇油”,给庙会增添了热烈气氛。
  与广福寺隔道而立的是张家湾关帝庙,俗称老爷庙。清乾隆年间建,山门之上嵌砌“山西会馆”石匾.可沿两边宽大台阶拾级而上进入南向山门;庙一进院落,正殿三间,主祀关公——关帝庙竟做了山西会馆。皆因张家湾山西人多,晋商善做买卖,尊崇关公的忠孝信义,他们乐得与关老爷同处,那是有关老爷保佑他们“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呢!

2020/11/4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 1305104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