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谈|运河码头张家湾
  在通州区中部古运河东来转北的地方,有一座驰名中外的村庄——张家湾,因为它曾是大运河北端的码头,是大多中外使节出入北京必须经过的地方,是自然河流与首都建设相结合的必然产物。
  秦汉时期,潞水(今北运河)从今通州城东南流到此转向东流,形成一个近乎直角弯,又有清泉河(今永定河东支)从西而来此与潞水相会,使此处湾流宽阔而深,加上两岸土质坚硬,使此处成为天然良好河港。
  辽朝于会同元年(938),在幽州蓟城(今北京宣武区一带)建立陪都--南京,为巩固与宋朝对峙的基地,长久占据南京地区,就需调运辽东粮饷,便在统和晚期(约1004-1011),自南京向东至此开凿了一条萧太后运粮河,海船至此,易小船向南京用萧太后河驳运,此湾成为辽朝漕运码头。

  金光穿洞
  张家湾
  赵树生/摄
  元世祖统一中国后,将燕京(今北京)设为大一统国家的首都--大都,粮用都靠江淮流域供给。至元二十二年(1285),漕运万户侯张瑄首次指挥海船运输漕粮自渤海驶入海河,再沿潞水(当时称白河)逆航至此湾停泊,因为此湾以北河道水浅不能行船,只能在此调用大车,陆路转运漕粮入大都城(今北京前门东西沿长线以北至安定门外土城),转运量大大超过辽代,此处再作运河北端码头。
  明代永乐至嘉靖七年(1528)间,此湾一直是京杭大运河北端的大型码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聚落,因元代张瑄督海运至此而取名为张家湾,曾对北京的建设、繁荣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清嘉庆十三年(1808),北运河改道在今天的位置,张家湾以北以东的一段河道淤小淤浅,只能行小船运盐到张家湾,被淤浅的河段俗称小盐河。张家湾不再是大运河北端的大型码头了,繁荣景象消逝,但张家湾这响亮的地名随同遗留下来的古河道、古城、古码头、古寺庙、古桥、古街巷、古当铺、古道、古墓、古村等古迹成系列地留给了今天。
  本文摘编自《通州地名谈》(周良著),如您有兴趣,可持D级读者卡到通州区图书馆九层运河文库阅览,索书号:T3/14/4。
  PS:该书于2009年出版发行,文中提及的村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有的甚至已悄然消失于地图。历史洪流不可抗拒,我们只有传承或者铭记。

2020/11/25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 1305104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