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故事丛书》之《张家湾古镇那些事儿》第73期
  古通州的发展,得益于京杭大运河的开发和漕运的兴起,以及随漕运而来的商流、客流。金代通州(辖潞、三河两县)民户不满3.5万,人口不满10万。但在其后800年间,则以漕运中枢、水陆都会的地位和作用,一跃成为中国民城。
  在漕运年代,通州城外运河沿岸,分布着东关、北关与两关之间三个商务码头和大棚村客运码头,此外还有张家湾城边的客运码头。那时候通州是漕运、仓储、京东行政中心,经济、贸易、文化繁荣,被称为“九重肘腋之上流,六国咽喉之雄镇”,本书介绍了《潞河督运图》、张家湾漕运码头、通州石坝剥运码头、通州的漕运会馆、通州漕运文物等,将通州的漕运故事娓娓道来。
  通州故事丛书
  近年来,在通州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文化工作者系统梳理了通州历史文化,先后出版了《北京城市副中心 · 通州历史文化丛书》(三卷)、《北京城市副中心 · 通州历史文化遗产精粹》、《通州历史舆图》、《漕帮秘籍》等, 让更多的人了解通州历史,了解通州运河文化。2018 年,挖掘整理通州运河文化遗产专项研究成果《大运河文化带 · 通州故事丛书》通俗读本,丛书共 10 册。

本期,小文继续给您带来《张家湾古镇那些事儿》之悲壮,定格在一九一二
  1912年那一个冬日的深夜,这座远在京东的环河小城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及至百年后仍令今人心灵震撼?……时近大寒,萧太后河水已经结冰,暗流无声地涌动着;通运桥上的石狮鼓努着永不闭目的眼睛抗击着北来的寒流;狂风摇晃着城头干枯的野草,卷起地上的尘土、柴叶和城门前刮落的府州布告。夜猫子偶尔发出一两声瘆人的哀叫,贫困劳苦的百姓们都在沉沉睡梦中……
  哒哒哒哒……一阵马蹄声急促但不杂乱,由远及近,很快进入张家湾城北门,又一溜烟儿直达城里东南部。清王朝晚期运河停漕,张家湾四个城门已无人看守,南门内昔日存储漕粮的通济仓也已一片萧条。马队在接近花枝巷内的一个院落时,迅速呈包围状,将这里围了个水泄不小院的上房东间里,一盏马灯高悬屋顶,山墙上张挂着一面粗糙缝制的武昌义旗,桌上仰立着“北方革命军总指挥处”的印信,还有一堆红白二色带系成的十字绊的举事标志、几把勃朗宁手枪。几个年岁不等、服饰不一、军民职业混有的汉子无一坐卧,均站立在马灯下,因刚才低声而坚定地唱完《辛亥首义歌》,脸色显出因极度激动而充血的红色。

  一个身材高大、双目有神的飘髯长者正做着周密部署:“经北方革命指挥部决定,于1月17日午夜打出‘北方革命军’旗帜,以腰系红白二色十字绊为识,蔡德辰、王丕承率通州西仓、南关、北关、大操场之毅军及300人敢死队,由通州城向北京进发;杨兆林、张文炳、雷茂林等同志联合通州西关路警、东关驻军,遥应保定援军……”
  这是怎样的一次庄重而神秘的会议啊!当这一年的1月1日,南京孙中山大总统已经宣布成立中华民国,但北方依然为清政府严酷统治下的京津地区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这几位革命志士聚在一起,制订着正义而神圣的推翻清廷统治、恢复中华民族大业的革命行动。
  然而,事行不利,因等待南京国民政府的武器装备经费,起义日期一推再推,12日——15日——17日。又因自称革命党人、心怀叵测的汪精卫属下于临江向袁世凯的告密,终于酿成了这场悲剧。此时的毅军马队兵士早已换了蓝色新制军服,改成了新式火器。他们在距离这座小院附近悄然下马,快速地包抄过来,随后蜂拥着冲进院里。
  六位北方革命起义指挥部领导:王治增、蔡德臣、王丕成、杨兆林、张文炳、雷茂林不幸被捕。英雄抱恨千古,一场即将成形的声势浩大的武装暴动被扼杀在摇篮里。看到这里,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得不把心提到嗓子眼儿,为这幕悲剧扼腕长叹。设想:假如南京政府的军援早一天到来,假如没有叛徒出卖,假如指挥部多布几道设防,假如……但历史没有假如,已然发生的事是不可改变的,人们的一切担心都是美好愿景。
  下面所发生的事就更加令人挥泪泣血、肃然起敬,令世世代代高山仰止了。他们个个是立得起来的中华好儿男,永远受到人们的尊崇和祭奠。当王治增被绑缚公堂受审之时,他慨然自承就是清朝的逆党,就是想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三民主义的中华民国,毫无讳饰之语。17日在通州东门外土坝刑场,他临刑不惧,头颅高昂,从容而镇定地对围观民众预言:“清运既终,天命不再,吾事虽败,将必有继吾起而成功者,则吾犹生,可无恨也!”北风为其鼓舞,大河冰封暗泣,闻者莫不痛惜之至。
  协和书院学生、北方革命起义指挥处总司令蔡德臣,临刑前制服短发一副新派打扮,他对观众慷慨陈词:“我为同胞自由幸福而死,复何憾!诸君如以我死得其所,请为我叫一声诺。”观众齐声应和:“好!”如雷涌动,感天撼地,气贯长虹,蔡德臣从容就义。
  王丕成临行前引吭高歌:
  汉军起义立志把仇报!
  里应外合都有我同胞。
  长枪大炮都已准备好,
  楚望台上旌旗飘!
  驱除鞑虏,还我中华!
  铁血男儿壮志冲九霄!
  ……
  (《辛亥首义歌》)
  其他三位志士亦都表现出正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这次源起于京东通州张家湾的武装起义失败了,但它留给人们的记忆是长久的,它的重大意义名垂中国近代史,闪烁着永不磨灭的光芒。
  王治增(1853—1912年),字如川,回族,通州张家湾人。四岁时父亲亡故。他受教于伯父。长喜齐孟尝君、魏信陵君的为人,招纳贤人。长大后,以字写得好,曾做某州县巡检司的誊录,后来升任巡检(县以下地方大镇课税、治安等负责人)。他不满仕宦风气而还乡教授生徒,并研究西方自然科学与社会政治学说。平时尤痛清廷政治败坏,曾发表激昂之论,开设宣讲所,办理阅报社,以期唤醒民众,并借以秘密宣传革命。他与振武社协理、同盟会员丁东第相呼应,于1907年加入振武社(后来发展为铁血会),任副部长,成为共和会、同盟会骨干力量。他是起义指挥部的靠山、智谋。
  王丕丞(1892—1912年),字叔平,王治增季子,京东铁血会支部的负责人。肄业于北京艺徒学堂,跟随父亲从事民主革命,奔走于津、滦各地,负责联络,并任通州革命司令部指挥。王斌至王治增家进行革命联系,他看见就将王斌拽入室内,一起畅谈国家大事,志同道合,共谋举义。1911年12月2日,王丕承与蔡德辰等至天津参加共和会代表会议,代表铁血会加入同盟会。为准备通州起义,王丕丞赴昌黎谒见大儒程学海,劝程响应革命。程为人豪迈,应允招致民军千余人。王丕丞牺牲时年仅20岁。临难时,他吭喉高歌,观者无不恸心感奋。杨兆林(1891—1912年),字敬一,别号伯森,通州杨闸人(今属北京朝阳区),回族,是王治增内侄。他受其影响,加入铁血会,深受同盟会骨干丁东第的赏识,后为共和会、同盟会会员。他积极从事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任通州起义指挥部文书,并负责接待革命志士事务,牺牲时年仅21岁。
  协和书院学生蔡德辰(1893—1912年),又名振民,湖北省蕲春人,1909年在通州协和书院读书,积极从事秘密革命活动,曾建立校内通州共和会支部,任部长。1911年10月12日,清政府命陆军大臣荫昌率军南下,镇压武昌起义。蔡德辰与陈雄等谋划在北京站刺杀荫昌未果。12月1日,北方各省共和会决定加入同盟会,并在天津设北方革命军代表办事处,同时于京、津、保(定)、通州等地分立司令部,其为通州司令部司令,将同盟会通州支部与北方革命军通州司令部俱设于张家湾王治增家宅中。以协和书院为基地,宣传并组织通州革命志士秘密活动,与铁血会王治增、王丕丞等同谋推翻清王朝的大业。
  深入驻通毅军各营地宣传,发展马队教习、医官等,不少官兵加入同盟会。1912年1月2日,同盟会发动滦州起义,蔡德辰拟联络京、通、保等地革命力量于12日在通州举义,以响应壮威,且计划周密。滦州起义失败,通州举义被迫推迟。14日,汪精卫的爪牙余临江至通,自称奉同盟会京、津、保各支部部长令,要蔡德辰于南北停战议和期间,不可轻举妄动,推迟,这才酿成这场大祸。
  驻通毅军教习张文炳(1887—1912年),字雅堂,原籍浙江,寄居北京,他在通州从军,并在通州参加辛亥革命。任毅军马营教习期间,受王治增影响而加入铁血会,转入共和会,再入同盟会,并任同盟会通州分会副会长,为同盟会在通州南关毅军马营联络员。他大力协助蔡德辰、王丕丞、王斌等深入毅军做推翻封建王朝的宣传鼓动工作,颇受士兵尊重,使不少人加入同盟会。在筹备辛亥革命通州起义时,他主管运输枪械和筹款事宜,并联络毅军官兵多人,制造旗帜、印信,购买军火。又同蔡德辰、王丕丞等率领通州西仓(今红旗机械厂内)、东关、北关等处毅军300余人,组成敢死队,充当起义尖兵。
  毅军军医雷茂林(1887—1912年),字竹村,安徽亳州人,他长期在通州从军,并在通州参加辛亥革命运动。他任驻通毅军军药局医官,尚义重信。他与张文炳密切配合蔡德辰、王丕丞深入毅军军营,宣传推翻清朝政府,使不少官兵加入同盟会,起义前任通州南关毅军马营与铁血会联络员。在筹备辛亥革命通州起义期间,他与王治增负责调度,筹划谋略周详。
  值得浓墨重彩一笔的是王斌(1874—1912年),字子嘉,通州东关人。做事干练,性情豪壮。他深愤朝廷腐败,立志推翻封建王朝。他与王丕丞交往甚密,筹备通州起义,其自备资物游说于通州、三河、香河、蓟县各地,经他引入铁血会者千余人,拟于起义时由他指挥四州县民军参战。通州起义事泄,1912年1月15日,驻通毅军管带马松图带200余骑突然于午夜包围王治增宅,司令部毫无准备。但王斌侥幸逃过一劫。17日闻六人遇害,王斌悲痛万分,甘愿殉义献身,遂于18日挺身毅军官府,要与六人同归。19日于通州东门外土坝就义。朗朗乾坤日月,多少志士鲜血凝成。
  通州起义七志士的壮烈行为得到孙中山总统嘉勉,批示民国政府对七志士革命精神宣传广布,并给予王治增一家经济抚恤。王治增墓位于张家湾城西南唐小庄东口迤北,乃当地回族民众墓地,原占地约4000平方米,后仅余2000平方米,为一座土台。近日又闻因修路、建市场等,墓地将更加缩小。王治增后代对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大力支持,曾于20世纪90年代,捐赠通州博物馆其所存王治增父子遗物数件,以供人参观、缅怀。相信世界各地华人、全国各界都会以崇敬的心情纪念辛亥革命百年,追怀先贤志士,相信一座高大的墓碑将矗立在张家湾王治增故土墓地,昭示着烈士的英灵永在。

2020/11/26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 1305104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