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文物那些事儿之京杭大运河通州段(第1期)
  大运河作为人类伟大工程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城市副中心时指出,通州有不少历史文化遗产,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2017年7月1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调研大运河文化带时强调,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推进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进一步擦亮世界认可的国家文化符号。
  通州作为京杭大运河北起点,历经千年、绵延百里、贯穿古今、融汇南北,是大运河遗产最丰富、最厚重、最精华、最特色的区段之一,承载了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副中心文物那些事儿”,带您了解通州解独一无二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今天,请和小文一起去看看通州不可移动文物京杭大运河通州段的前世今生

  年代:辽、金
  范围:北起永顺镇范庄村南、温榆河与小中河口汇流处,途经永顺镇、潞城镇、张家湾镇、漷县镇,南至西集镇牛牧屯村东南,长42千米
  2013年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秦时称沽水,汉代称潞水,唐代称潞河,元代称白河,清代称北运河。秦至南北朝均以此自然河流进行漕运,金天德三年(1151)进行修治,成为运河,直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停漕。此段运河是清嘉庆十三年(1808)北运河改道后形成。1972年、1998年、2006年曾三次进行治理。通州地处北京市东南郊,地势最低,又土质疏松。古代大运河北端有来自东北、西北的4条河流几乎同地汇入运河,至张家湾又再接纳了2条河流。
  每到雨季,河水凶悍狂肆,甚为难治;而到少雨季节,水源很少,河水漫散胶舟。故此,通州段大运河及京通间支运河治理极为困难。朝廷为保障漕运,户部在此设坐粮厅,工部在此设分司,都察院在此设监察御史,兵部在此设五卫兵马,且有仓场侍郎在此督领漕运。
  在通州城东与张家湾城东,分别设有等级森严、分工明确的两处大型码头群,宫廷、漕运、驿站、民用货客码头布列河边。另有坝、闸、桥纷列河中。码头附近户、工二部设有木、砖、石、盐、席、袋等厂,还有各大仓群。
  为加强管理、保障漕运,朝廷在通州设有多个治河保漕机构。加上南北方物资、商旅、文人墨客、官员以及中外使节多在此交流,留下的人文史迹众多。

  总之,朝鲜学者所言“不见潞河之舟楫,则不识帝都之壮也”一句话,与雍正帝御碑上通州为“天庾之都会、水陆之冲逵”“万国朝宗之地”的断言,概括了大运河通州段的重要历史作用与重大历史价值。
  京杭大运河通州段的森林公园与游船

京杭大运河通州段四季景色

2020/12/15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 1305104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