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一百问/(74)
  清代,在国家每年收入中,漕粮地位仅次于地丁,而与盐课、关税相当。地丁、盐课、关税均为解交现银,而漕粮以实物征收和运交。历年漕运数额,嘉庆以前数量较多,一般在400万石以上,道光以后逐渐减少至200万石至300万石之间。
  清代初期,用兵开支较多,因此康熙朝(1662—1722)漕粮积储不多。康熙六十年(1721),京通二仓合计为582.95万石。雍正朝(1723—1735)国家安定,清世宗胤祯善于理政,漕粮积储最多。雍正八年(1730)京通二仓增至1496.33万石,为清代储粮最高峰。清高宗弘历(1736—1795)穷奢极欲,好大喜功,朝廷每年开支都在增加,因此漕粮储量较雍正朝稍有减少。乾隆十四年至二十年(1749—1755)间大约在1000万石左右。乾隆四十年(1775)后渐减为600万至700万石。京通所储漕粮仍够开支数年。在乾隆朝典籍中,不乏“存米年深”之类的记载。嘉庆(1796—1820)以后,京通仓储粮合计在400万至500万石之间。道光(1821—1850)年间,长江流域尤其是江浙两省的农村经济显著衰退,朝廷被迫屡次蠲缓,漕粮征运艰难,数量渐减。道光二十年(1840)以后,京通仓储总额逐渐由300万石递减至200余万石。咸丰(1851—1861)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期发生农民战争,农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农民无粮完漕。再加上河道失修运道梗阻,起运数量一再递减。咸丰二年(1852)起运额还在200多万石,咸丰三年以后年运额一般为几十万石,100万石的数额已不多见,京通仓储也以几十万石为常态。光绪(1875—1908)年间,清政府将部分俸甲米折发银两,比如光绪十六年(1890),支放八旗的俸甲米只有95万余石,比原额减少一半。因此,京通仓储又有增加,年储量一般在100万石左右。
  [1]清档《京通各仓奏缴清()册》。参阅李文治、江太新《清代漕运》第54页,中华书局1995年11月出版。

2021/2/9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 1305104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