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谈|后南仓居民区缘何而来?
  凡是知道一些通州历史的人,都晓得在明代时通州新旧城内曾建有四座大型国仓,也称军仓,凡守卫北京和长城的官兵所用粮饷,都从通州四座仓中支取,即大运东仓、大运中仓、大运西仓和大运南仓。到了清代中期,设在通州的国仓就只有中、西二仓了,什么时候出现一座后南仓呢?
  自辽代开始,今通州区内就开始设置皇仓,或者称作国仓,直至清末,通州始终为封建王朝仓庾重地,号称"天子外仓"(明《天府广记》语)。明代永乐年间(约中期即1409-1415),曾先后在今佟麟阁路两侧的北方精密机械制造厂处建有西仓,在新建街东侧的解放军总后仓库院处建有中仓,在旧城南门内迤东的南头条、二条、三条胡同处建有东仓。到了明代中期,因国内比较安定,农业发展较快,税粮充足,但北陲吃紧,蒙古兵经常侵犯骚扰边境,威胁北京安全,为加强北疆防卫,守边官兵增多,军需粮饷必须保障。因此,在天顺四年(1460)朝廷在通州又增设一座大型军仓,建在大运西仓南面的晒米场处(后来晒米场西移城外今复兴庄处)称为大运南仓。至此,通州已置设四座军仓,前三仓建于永乐中期,后一仓建于天顺年间,先后相距30余年。因此,大运南仓也称后南仓,其"后"字是时间概念,不是以方位取名。如果以方位取名,也只能是如下说法:前三仓基本上东两并列,而后增设的仓是在"西仓南场"(明《天府广记》语),方位在前三仓之南,时间在前三仓之后,且后且南故俗称后南仓。
  清顺治初年(1644),通州城内还有三仓,即中、西、南仓,而东仓已在明代隆庆三年(1569)并入中仓。乾隆十八年(1753),国家统一强盛,加上税粮改征税银,漕粮征量减少,大臣上奏清廷,请裁去南仓,并入西、中二仓。后南仓由建到裁共293年。
  后南仓位置在今中共通州区委党校院内。在裁撤之后,附近居民渐多,形成街巷,因近后南仓,遂以仓名称呼街名。20世纪80年代中,此处附近建成居民楼小区,便仍以后南仓命名。

2021/2/25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 1305104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