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之四十三:漕运船粮知多少
史海钩沉  43 漕运粮船知多少
  元、明、清三朝"粮储抵通,分贮京、通二处","漕粮岁入四百万石"是明代形成的常例,清袭之。这只是向农民所征粮食要求交朝廷的部分。除了部分改折银两和别处存贮,"实上京、通仓三百一十八万石"有余。这每年数百万石的漕粮,得多少运粮船来运呢?我家祖上是清代通州百家军粮经纪之一,先父陈彬儒的外祖父杨老先生,是清代道光年间通州仓场衙门账房管理总账的先生,故此流传下来一本《漕运底账》,里面有关于运粮船只的数字记载。
  这本《漕运底账》,横13.3厘米,高13.4厘米,东昌纸21张对折成42页,粗缀成册,无封面,最后一页空白,第39页开头记有"道光三年二月十八日"(1823年3月30日)。
  我和花启清同志对这本底账进行了初步研究。底账前13页中记录漕船船队122帮,其中7帮船只数空缺,115帮记有船只数。各地军船和雇募民船帮数用汉字数目记写,各地船帮的船只数用商用数字(竹筹码)记写,如
  (57)、(43)等。我们计算出其中这115帮船队有运粮船5625只。
  底账第41页记有船队21帮半(半帮不宜解为二分之一帮,以不作整帮看为宜)。这21帮半,合计1278只船,将此与底账13页记载核对,有18帮在前面,既有帮数也有船只数,其中13帮增加船只数,两帮减少船只数,增减相抵,净增船只58只;有3帮弥补了前面只有帮数而无船只数的空缺,计船181只。这样共增239只船。两部分相核对,互为补充,从而算出122帮,其中有船只的船队118帮,船只总数5864只,还有4帮船队船只数字空缺。
  《漕运底账》第35页又记有各省区的船队帮数,并记有"共计漕白一百二十五帮"。这个"漕白",在这里是指运军粮和白粮的船队。漕粮,广义上包括军粮和白粮。明清将漕粮分糙米、粟、豆等供给在京一般官员俸米和军需粮饷,叫军粮;从江、浙等五府一州(苏州府、常州府、松江府、太仓州、湖州府、嘉兴府)征收的优质粳、糯米叫"白粮"。白粮分交内仓并酒醋面局、光禄寺及支发王公、一二三品大员俸米。这页上所记山东、河南、江南七省船队数之和恰是125帮,较前所计122帮多3帮,与底账前13页记录核对,除江南外,其余各省船帮前后完全相同。这页记有"江南……六十帮",而第4页所记"江南十五府……四十九帮",加上第9页所记属于江南的松江府8帮共57帮,少了3帮,经查,只有江淮"头、二、四帮",第三帮未记。另外两帮又是13页未记。照此看来,未记数与实缺数相符,当不是故意造成的。
  大通桥下的纳粮图
  作者:佚名
  约摄于19世纪末
  漕粮从大运河北端通州石坝码头验收合格的白粮,过斛(hú)装入麻袋后,由脚夫扛到通惠河东端码头葫芦头处,装上剥船,经通惠河过4道闸,溥济闸(杨闸),平津上、下闸(今朝阳区高碑店附近)和庆丰闸(二道闸),到此处卸船上岸,由京仓经纪二次验收过数,无问题后就陆路转运入京仓。片中主景就是当时大通桥码头附近验收漕粮的情形。上层是北京内城与外城交接处的城垣。
  综前所述,道光三年(1823)前后,有漕运船队125帮,其中118帮有据可查的运粮船共5864只,4帮船数空缺,3帮未记,计7帮。当时每帮有船十几只到八九十只不等。看来这期间运粮船总数当在六千只左右。这并不是漕运粮船的最高记录。从道光年至同治初年,历任编修、顺天府尹、户部侍郎、工部尚书等职的王庆云,在其所著《石渠余纪》中写道:"嘉庆十七年(1812)各省漕船六千二百四十二只。"此数与我们的推断不相上下。但王氏还写道:"较乾隆间少千四百余只。"乾隆年间( 1736-1795)漕船数,当是该书《纪漕船运军》篇开头所言:"凡漕船,各省原额万有四千五百零五号,除改折、分带、坍阙裁减外,实运船数各省共七千六百九十二号。"
  孙承泽所编《天府广记》中,关于漕船有"景泰、天顺(1450-1464)间,计船一万一千七百七十五艘"的记载。这还不包括运河中的水师船、驿船、官船、商船、民船和极为机密的解运漕银的船只。可以想象,明清两代,大运河作为当时中国经济动脉,成千上万的船只北上南下,川流不息,是何等繁忙。
  通州作为漕粮进京的重要码头,"万艘朝宗"成了当时有名的"通州八景"之一。家父生前曾咏有《万艘朝宗》竹枝词一首:"广拓水驿万艘屯,漫卷舟帆桅樯存。东装西卸转输紧,南纳北收漕务纷。终日无休人语喧,彻夜不绝粮帮临。夕阳小艇能沽酒,三江风景到通门。"
  作者陈乃文,通州区永顺镇中心校离休教师。本文写于1990年5月。

2021/4/9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 1305104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