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文化】通州最早的洋楼群之一——北京护校洋楼
  “洋楼”泛指由欧美人设计的西式楼房。
  北京在历史上没有租界,也不是开放口岸,“洋楼”并不多,与上海、天津及广州等城市相比,数量更少。但是,老北京的洋楼有许多特色,这是其他城市难以相比的。
  北京城郊除清代几处外国使馆、车站、银行外,就只有通州城有数座洋楼,分别保留在潞河中学、北京护校和通州区第二中学等学校内,洋楼布局疏朗,花木扶疏,具有西欧北美风韵。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北京护校内的小洋楼。

护校的起源可追溯到1922年
  据资料记载,清同治六年(1867),美国耶稣教开始传入通州,先后建有学校、医院、教堂、住宅等洋式建筑。
  美国传教士仗教欺民,一些土豪劣绅入教依势,迫害百姓,地方官吏袒教抑民,引起平民愤恨恼怒。
  1900年春夏间,通州城乡百姓效鲁冀之举,纷纷组织义和团、红灯照,"哪怕皇帝服了外,不杀洋人势不完",烧教堂、杀洋人,斩汉奸,且应征前往天津勇抗八国联军。但在洋兵与清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失败。传教士窜回通州,强迫赔偿16万两白银,通州新城南门外迤西,霸占三座村庄土地,建学校、医院等,自1901年开始,三年告竣。
  位于玉带河西街24号的北京护士学校内,就有四座小洋楼。
  其中,两座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美国传教士用“庚子赔款”所建的教士楼;另外两座为1922年美国传教士创办护理学校所建造的办公楼。
  1949年6月,此处改为联合国儿童急赈基金会与解放区教济总会合办华北公共卫生人员训练班所在地。
  1950年6月,改为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通县乡村卫生实验区公共卫生人员训练班所在地。
  1952年又易作河北省通县医士学校,1953年易名河北省通州卫生学校,1975年8月更名为北京第二卫生学校,,1981年定名为北京护士学校。
  这里不仅为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乃至华北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医务人员,为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有卓著贡献,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小洋楼布局疏朗,形制精美
  四座小洋楼总占地面积3108平方米,均为西洋风格两层楼,平面布局多角,砖壁方券玻璃门窗,四檐挑出,设挂檐板,楼顶起脊多变,覆盖机平瓦。
  内部办公室设计自由,木楼板,外墙壁一角嵌有石刻纪年“1922”。
  偏东另有原储物平房一座,平面多角,坡顶瓦石板,有地下室,方砖券木窗,二层台基为陡砌条砖圆肩,方形雨水管道十分精致。
  院中白皮松列植,古藤攀架。2007年被公布为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最早的洋楼为天主教堂
  最早在北京出现的西洋式建筑应该是天主教堂了。北京城内主要的天主教堂有东西南北“四大堂”及东交民巷的圣米厄尔教堂和阜外马尾沟教堂等几处。
  东堂在王府井八面糟大街路东,最早建于清顺治十二年(1665年),后经战乱被毁,现在的东堂是1904年用庚子赔款重建;
  西堂在西直门内大街路南,教堂建于雍正元年(1723年),因兵火损坏,西堂多次重建,1912年又在旧址上重建塔楼;
  南堂在宣武门,其历史最悠久,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建,惨遭兵火之灾后,顺治七年(1650年)又重建,后在庚子事变中被义和团烧毁,现在的建筑是1904年后重建的,用的也是庚子赔款;
  北堂最初建在中南海内,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同治四年(1865年)移址在西什库大街重建。
  不过,北京的基督教堂没有了哥特式庄严神秘的建筑特色,而是融入了大量的中国建筑元素。一些教堂做为北京最老的洋楼,能在红墙碧瓦的古城中保留至今,表现出北京人的包容精神和友善,也体现出京城建筑的多样化。
  北京护校内的小洋楼是当时美国传教士所办护理学校而建,是西方建筑文化与先进医护管理文化传入北京地区的历史见证,同样也反映出了通州运河文化由古至今的包容性。

2021/7/27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 1305104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