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文物那些事儿之漷县东门石桥(第24期)
  大运河作为人类伟大工程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城市副中心时指出,通州有不少历史文化遗产,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2017年7月1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调研大运河文化带时强调,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推进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进一步擦亮世界认可的国家文化符号。
  通州作为京杭大运河北起点,历经千年、绵延百里、贯穿古今、融汇南北,是大运河遗产最丰富、最厚重、最精华、最特色的区段之一,承载了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副中心文物那些事儿”,带您了解通州独一无二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今天,请和小文一起
去看看通州不可移动文物
漷县东门石桥
的前世今生
漷县东门石桥

  年代: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地址:通州区漷县镇漷县村东港沟河上
  范围:南为河道,北临漷永公路,西有漷县城东垣遗址,东有镇政府
  占地面积:308平方米
  1985年9月,被公布为通县(今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漷县村汉时称霍村,为泉州属地。至辽代早期,以村北有漷河(今凉水河)而命名为“漷阴镇”。圣宗太平年间(1021—1030),因“捺钵文化”(指辽代皇帝每年四时巡游到各地不同的行宫治国理政)之需,又为保障萧太后运粮河漕运,朝廷析潞县南部区域与武清县北部区域合置漷阴县,以县治设漷阴镇,故而得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仍因“捺钵文化”与保障白河漕运,升此县为漷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降称漷县;正德初年(1566)始筑土城,方圆2里;嘉靖二十二年(1543)扩建土城,方圆3里,始建东、西、南、北四门城楼,其东门曰临津门。东门外漷河分支(今港沟河)上长期无桥,来往行人靠摆渡过河,每到雨季,不时发生船翻人亡的事件。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武清县瓦屋村张善人募捐集资,始建石桥一座,称“漷县东门桥”。自此,行人过往港沟河甚便。
  1958年,桥北港沟河部分宽阔河道被辟为水库,并拆村中古建条砖,用来堵砌桥洞。“文革”期间,桥栏被生产队拆去,砌猪圈或垒泵房。1980年古桥北侧建新桥,此桥停用。2008年按原形制重修南侧护栏;2010年重修北侧护栏与桥面。
  是桥东西向,长44、宽7米,为平面方孔石桥。全部为花岗岩石块砌筑。原桥面由条石顺铺,重修时覆铺青砂岩石板。两侧设艾叶青石护栏,方头望柱,素面栏板,古朴大方。方孔13个,高约3米,无分水石;雁翅用长方石块垒砌,一陡三伏。

2021/8/6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 1305104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