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文化】北京近现代师范教育的先驱——京兆男子师范学校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通州在金、元、明、清几代历属京畿,又为漕运仓储重地,随着政治、经济的繁盛,文化教育也比其他地区略胜一筹。到了晚清期间,光绪皇帝对教育进行了改革,采取废科举、兴办学堂的改良措施,因此通州城乡的各式学堂相继成立,但是能够教授新学的老师却寥寥无几。发展教育,离不开培养教师,于是就创办了京兆男子师范学校,培养能够胜任新学的师资力量。
  男子师范学校的历史变迁
  现坐落于通州区教育局南侧、中山大街上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院内的青灰色建筑,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原顺天府东路厅同知许东藩,邀请通州学者张子明等人,在通州新城西门里的敦化堂和法华庵两座毗邻的庙宇,创办一所东路厅中学堂。

  聘任通州举人薛连逵、香河乔书阁等名士为教师,培养新学师资,开设师范班。这就是男师的前身,也是通州地区培养新学师资的摇篮,因只收男生所以简称男师。由于当时校舍简陋,因而学生人数不多。时隔不久,于宣统元年(1909)正式改为东路厅师范学堂,设有初师部和后师部(后师也称完全师范或中师)。
  民国三年(1914)又改名为顺天府第三中学,后因清帝逊位,顺天府撤销,故于次年(1915)更名为京兆第三中学,名义上虽然称作中学,但仍保留师范编制。
  在1919年时,该校师生还曾踊跃参加“五四运动”,上街游行示威,反帝反封建。
  民国九年(1920)正月十四日,京兆师范(原顺天府西路厅师范学堂)由卢沟桥迁来通州,并于京兆三中,仍名京兆师范学校。
  民国十七年(1928),河北省所属师范学校,按照顺序编列命名,该校改名为河北省立第十师范学校。目前仍保存当时的石匾。此后,校舍不断扩展,师资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设备日臻完善,校纪严明,教学有素,京、津、冀远近学生纷纷慕名投考。

  后于1933年又改名河北省立通县师范学校,当时全体师生支持长城抗战,坚决反对日寇侵略中国。
  自1935年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拼凑冀东傀儡政府,出动军警强行接管师范学校后直到解放前夕的几年当中,学校师生与日本侵略者和反动势力的持续斗争,一直在激烈地进行着。
  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河北省立通州师范学校;1958年改称为北京市通州师范学校;1960年又更名为北京市通县师范学校;1999年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并于2007年被列为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男子师范学校的历史变迁
  现存的这座建筑仅有一排。据了解,本来是有前后两排的,但是“文革”后县教育局建办公楼,所以拆除了后排,如今仅保留下前排建筑。这排建筑坐北朝南,全长45.3米,由13间房间组成,深6.7米。

  外观整体呈青砖色,房子窗户和门前有长一米的长廊,长廊外是砖券廊外壁,支柱呈方形,由青砖石砌成,每个支柱中间是圆拱造型,拱上有联弧砖券廊,每个券墩下端中部嵌有砖雕,是花朵图案,为这座严肃青砖建筑添了些许俏皮。券墩下是一条石台基,,看得出岁月久远,石台基风化严重。窗户和门框皆是木质方棂式,镶有玻璃。
  建筑前立有“通州文物保护单位”的立碑及简介。建筑前是一个院子,旁边还有两栋宿舍楼,因是文物保护单位,现大门一直关着,据看护的门卫说,房间里也都是堆放着教学相关材料和桌椅,现在有时还有学生到其中一间教室上科学课,一般再无其它用途。
  教学严谨,成绩卓越
  据了解,在解放前由于师范学校免收学费,并发给一定数额的伙食费,所以到师范就读的多属家境不太富裕的学生,故有“穷师范,富潞河”的说法。尤其是在日伪统治时期,由于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学生的生活十分艰苦。并且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十分严格,如要求学生一律住校,即或家住学校附近也不许走读,不准蓄长发,在校必须身着校服等,可谓校纪严明。
  也就因如此,学校为北京乃至华北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享誉全国的故事大王孙敬修、语言大师张中行、篮球国际裁判张勇等一批专家学者从这里毕业,为国家教育事业做出卓越成绩。

  “数载寒窗、枵腹苦读”,曾经的这里成就了一大批勤奋苦读的学生,为书写北京近现代早期师范教育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这座建筑也在继续见证着通州的教育事业发展,并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1/9/3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 1305104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