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文化】通州古今文明的见证者——南街清真寺

  通州坐拥京杭大运河北起点这交通要塞,自古便是商业贸易往来频繁的口岸,为供当时从事牛羊贸易的回族住户和往来客商沐浴参礼,便有了通州南街的这座清真寺的前身——通州朝真寺。

  历经700多年风雨的历史古寺
  通州的这座清真寺是始建于元代延佑年间(1313-1320年),原名通州礼拜寺、朝真寺,坐落在当时的牛市口,也就是现在的南街回民胡同。
  因为当时这里属于通州城南垣中段外侧,又因当时的首都中都、大都先后设于燕京蓟城,当时通州的潞河得到开竣,为大运河的起首河道,因此一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从事与运河相关的工作,时间一长便定居下来,为了满足当地穆斯林的需求,便建了这座寺,命名为“朝真寺”。

  后在明正德十四年(1519)和万历二十一年(1593)分别重修,并改名为清真寺。
  清康熙年间,圣祖康熙爷曾经来到这里,并书写“万寿无疆”的大木匾。
  四十七年(1708),又增建礼拜殿敞轩两侧入殿的过道亭。
  道光年间(1821-1850),为办“义学”又增建了房舍,又历经了光绪和民国的两次增修。
  但在1933年春,日军侵入通州,炸毁一部分清真寺建筑,又历经修复后开办了清真寺大学。
  解放前曾在寺内开设穆光小学校,教授回民子女,解放后改名为“回民小学”。
  在1959年被列为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在文革期间,清真寺作为通县残疾人福利厂后,破环严重,仅保留礼拜殿、北教长室、北讲市及北跨院。
  直到1982年才迁出工厂,恢复宗教活动,并于1995年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规模大于牛街清真寺
  通州的这座清真寺占地面积十余亩,且布局严谨,主体建筑形制恢宏,顶式多样。
  整座寺东、南、北都开有门,寺局分成三路,南路以伙房、水房办公区为主;中路即是清真寺的中心,前有山门、影壁,其后是邦克楼,两侧还设有夹墙门。邦克楼后便是礼拜殿,殿后是望月楼。北路是阿訇的住殿,阿訇住院的西边是穆斯林办事殿房。

  历史文化碑刻
  寺内现存四处石刻古迹,其中年代最久远的当属明正德十四年的一个记碑,但因年代太过久远,字迹被风雨侵蚀严重,大部门字已经无法辨认,少量可以辨认出来的被人为修复,现在嵌在寺中墙上,用玻璃罩住。
  另一个是捐产记碑,是艾叶青石制成,方首方座,高两米多,刻有浮雕祥云,上边刻有“万古流芳”四个大字,下边正文落款中华民国二十年十月立,同样是嵌在北跨院西厢房南面墙上。

  除了石刻,寺内还有散落的影壁石刻等,都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中有一个文革期间拆除的礼拜殿望月楼的琉璃宝顶,造型精美,上面纹刻清晰,只是因为年代较久,有些陈旧了,但是依稀能想象到古寺曾经的精致。
  通州南街清真寺是大运河北端回民聚居众多的历史见证,是通州大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今经过修缮,这座清真寺伫立在南街,继续见证着这片土地发展.......

2021/9/24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 1305104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