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文化】解放通县最后一场战役——解放马驹桥战斗

  马驹桥镇位于北京古城东南20公里,是明清时期京津大道上的军事和经济重镇。
  作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发生过一场历史性的战役,这场战役对于解放通县、乃至解放北京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如今称之为“解放马驹桥战斗”。

解放马驹桥战斗始末

  整个北京城,是在1948年底1949初和平解放的。而马驹桥这座京南第一大镇,国民党军队和解放军却经过了激烈争夺。
  1945年8月日本国宣布投降,9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在美帝国主义大力支援下,派遣大批军队纷纷抢占解放区。在此之际,国民党252师属下青年军某部一连官兵乘机开到马胸桥古镇,扼住京津咽喉,在古镇交通要口,用所拆庙宇砖木构筑炮楼与地堡6座,且在二街东口外建造一座大型工事,策应平津守敌。
  1948年11月,东北、华北解放军联合组织平津战役前线指挥部,指挥部队攻围平津之敌。
  12月3日晚,驻通敌军撤入北平,只有马驹桥镇敌军尚然顽固占据,牵制解放军包围北平。中国人民解放军41军3纵队第1356团奉命夜赴马驹桥,宿营街巷。
  次日晨5时,全团战士各按攻击目标发起强攻,很快攻占敌军所有地堡、炮楼,残敌缩到二街东口工事内,妄图负隅顽抗,且两次玩弄举白旗假投降伎俩,使解放军战士牺牲70余人,受伤百余人。解放军官兵愤怒填膺,以炮猛烈轰击,消灭残敌200余人,生俘敌军连长,夺回马驹桥古镇后,宣布通县全境解放。
平津战役的历史意义

  平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最后一个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决战性战役。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平津战役是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共100万大军,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
战斗遗址的历史变迁

  作为平津战役中彻底解放通县的最后一次重要战斗史迹,也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如今在马驹桥镇京津塘高速公路管理处院内,修建了这个战斗纪念地。在“文革”前,碉堡四周封锁沟完整存在,内长芦苇,中间平整种菜。“文革”间尚存原貌。1984年人民公社解体后,此处植树,封锁沟仍存。1990年此遗址卖给京津塘公路管理处后,其封锁沟半存。将壕沟填平,现仅余南沟一段。遗址总面积约3600平方米,卫生环境较差。
  1998年2月,中共马驹桥镇党委、镇政府庆祝通州解放50周年,在解放本镇遗址北侧创建一处革命烈士陵园,东西长54米,南北最宽处约20米,正中偏北部建纪念壁,壁正中携刻“革命先烈水垂不朽”八个大字,壁前纪念碑镌刻马驹桥战斗事迹,祭台两侧建六角攒尖脊琉璃瓦亭各一座。
  马驹桥战斗纪念地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广大人民,用鲜血解放全中国创建新中国的重要见证,教育鼓舞今人与后人,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为副中心建设贡献力量,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和纪念意义。

2021/9/29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 1305104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