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通州骨雕,传统美术
  骨雕是在动物骨头上进行雕刻的艺术,又称骨刻。北京地区的骨雕一般选用牛、骆驼的小腿骨和腕骨,因这两种动物的骨头较大,且骨壁厚,便于雕刻。常见雕刻手法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圆雕、透雕等。

  《王母祝寿》,仿象牙雕刻,采用拼接、包镶即骨片镶嵌手法,表现了众位神仙为王母祝寿的情景
  骨料富有油脂,不能直接使用。选好可用料后,要先在大锅中炖煮两个小时,去污、除脂、漂白后才可以用于雕刻,否则制品容易变色甚至发霉。难点是骨料又硬又脆,骨壁薄而中空,容易刻透;且往往需要将若干骨段拼接使用。
  雕刻前,先在骨料上画活,即用笔勾勒出设计图案并标好雕刻位置。之后用锯、凿子等工具雕刻出大概轮廓,称为“凿活”。再以铲、刮、刻的方式完成精细雕刻,称为“铲活”,以使作品细节准确、表面光洁、整体形象传神。最后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以去除骨料表面细微的雕刻痕迹。

  骨雕虽不及牙雕高贵,技艺却同样可臻精湛,且能以廉价用料得到宛若象牙的质感,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骨雕在宫廷和民间都占一席之地。其制品随着时代变化不断丰富,有做工精细的人物、鸟兽、花卉盆景等观赏陈设品,项链、手镯等装饰品,骨簪、筷子等日用品,也有用于漆器、金漆镶嵌家具上的嵌饰等。
  骨段的拼接工序
  骨雕制作用到的牛骨骨壁又脆又薄,很容易刻透。两端骨质较疏松的关节被剔除后,骨段长度仅余13厘米左右。因此,制作建筑、人物等大件作品时,需要将骨段拼接在一起。经雕刻、打磨使其宛若一体,不露拼接痕迹。

  清代晚期以来,骨雕工艺逐渐扎根民间,100多年来起伏不断,并长期与象牙雕刻同厂并存。20世纪80年代以来,因象牙原料短缺及环保呼吁,北京许多牙雕艺人转做骨雕,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骨雕工艺的发展,通州现存的骨雕技艺也经历了这一转变。因地处城郊,通州骨雕也掺入了更多的平民性,不少作品表现的是田间地头的自然野趣。

2021/11/22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 1305104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