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文物那些事儿(第38期)
  大运河作为人类伟大工程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城市副中心时指出,通州有不少历史文化遗产,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2017年7月1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调研大运河文化带时强调,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推进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进一步擦亮世界认可的国家文化符号。
  通州作为京杭大运河北起点,历经千年、绵延百里、贯穿古今、融汇南北,是大运河遗产最丰富、最厚重、最精华、最特色的区段之一,承载了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副中心文物那些事儿”,带您了解通州独一无二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大稿村关

  年代:清
  地址:通州区梨园镇大稿村旧村址处
  四至:四周为商住小高层楼房
  建筑面积:100.28平方米
  2017年5月被公布为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此村最初名为槁村,乃明初迁民在一片枯槁荒凉处建村,故而得名。后村民辛勤耕耘,艰苦劳作,不断获得丰收,以庄稼茎杆坚固多产闻名,改名为稿村。清末民初称“大稿村”。村民企盼富裕,且讲究邻里义气,故于原村东口建有关帝庙。
  是庙明建清修,为南向二进院落。清末民初,此处曾为天主教活动场所。1941年部分殿宇曾辟作本村初级小学校舍,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为完全小学校舍,开始拆改古代建筑,到1983年,原庙宇仅余前殿及西耳房而已。
  现仅余前殿三间,大式做法,硬山筒瓦调大脊,排山勾滴,砖雕墀头,前后廊,五架梁,彻上明造,后改玻璃门窗,台基表石下砖,垂带式石阶五级。院中有古槐二株,为明代所植,胸径155厘米、120厘米,为国家一级古树。有刺槐三株,胸径80厘米、70厘米、74厘米,为天主教传教士所植,乃教会活动场所之见证。另有青杨二株,民国时期所植,胸径100厘米、80厘米,俱国家二级古树。
  大运河北端码头盐厂石刻

  年代:明
  地址:通州区张家湾镇皇木厂村中八角塔楼中
  皇木厂村得名于在张家湾储存的建北京城所用皇木。该村西南部旧址曾有朝廷所设盐厂,在大运河与通惠河夹角处,由此向北京及畿辅批发海盐,直至往蒙古或俄罗斯销售。大批车辆与骆驼在此等待转运,为称重快捷而方便装卸,古人发明了石权,利用杠杆原理称重。清嘉庆十三年(1808),运河虽然改道往东,偏离了张家湾,但旧河道仍然运盐,故称“小盐河”。此国家批发盐厂一直使用到清末。
  1998年旧村改造时,于下盐厂遗址中出土3件石权。其一为花岗岩制,方体圆纽,体边长47.5厘米,圆纽高10厘米,重约400斤。正纵面中间微凸,居中纵刻楷书“昌延店”。其二为青白石制,长方体,长62厘米,宽40厘米,厚28厘米。银锭形卧纽,正立面纵刻楷书“德隆号”,右上角刻“张家湾”三字。其三为汉白玉制,造型同一,体边长37、纽高8厘米,权面铭文剥蚀而尽。
  二四九炮校旧址

  年代:1952年
  地址:通州区北苑街道佟麟阁街9号
  范围:北京北方红旗机电有限公司院内
  占地面积:3496.66平方米

  明永乐七年(1409),此地设立了朝廷军仓,称“西仓”,清代因袭之。光绪二十七年(1901)北运河停漕,此仓废弃,后为军阀部队所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将军率部入关,曾于此驻守,并建有阅兵台。1935年12月,伪冀东政府成立,日寇驻通守卫队侵驻于此,并建有炮楼。日本投降后,为国民党部队营地。1948年年底,通州解放,解放军5232部驻此,从此成为军产。1952年,解放军第一炮兵技术学校设于此。炮校迁走后,此为北京红旗机电有限公司占用。

2021/12/3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 1305104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