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文物那些事儿(第46期)
  大运河作为人类伟大工程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城市副中心时指出,通州有不少历史文化遗产,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2017年7月1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调研大运河文化带时强调,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推进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进一步擦亮世界认可的国家文化符号。
  通州作为京杭大运河北起点,历经千年、绵延百里、贯穿古今、融汇南北,是大运河遗产最丰富、最厚重、最精华、最特色的区段之一,承载了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无数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副中心文物那些事儿”,带您了解通州独一无二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通州青铜器复制与制作技艺

  至少在元代,通州已经有金属制作工艺了。在清代仍流传着青铜器铸造工艺。日寇侵华后,严禁铜料及铜制品运销,通州青铜器制作业彻底歇业破产,但其铸造工艺并未完全失传。20世纪80年代初,通州青年李万祥出于对中国精美青铜器的无限热爱,到北京青铜器修复世家——贾氏文物修复之家拜贾玉波为师,又得到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修复大家王振江的指教,掌握了青铜器复制制作工艺,成为贾玉波老北京“古铜张派”青铜器复制制作工艺的传人。李万祥于1988年在家乡创建了华兴青铜器复制加工厂,为国内各地制作和复制了大量的青铜器作品。

  曾获得国家文物局前局长孙轶青、单霁翔,新西兰惠灵顿市市长和老一辈青铜器修复专家赵振茂、王振江、周宝中等的高度评价。现在展于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博物馆的中国汉代候风地动仪,也出自华兴青铜器复制加工厂。
  通州团花剪纸制作技艺

  大运河的传说起于何时,待考。从现有的资料看,清光绪年间《通州志》载有《雷瘸子成仙》等民间故事。民国时期,河北省立通县民众教育馆馆办刊物《城市月刊》登载有搜集到的大运河传说;1986年,通县文化馆对大运河的传说进行搜集整理,当时传说故事的讲述人最小的有65岁,最大的已95岁。据老人们介绍,这些传说故事是听老辈人在屋檐下或柳树旁讲述的。可以断定,这些传说故事大体诞生于元明清三代,是在漕运鼎盛时期产生的,在通州人民对运河的敬畏和爱戴中丰富发展的。大运河的传说涵盖了地名传说、地方风物传说、地方人物传说等。形式上有长篇故事,也有传说小品。长篇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充满了神秘色彩;传说小品语言机智幽默,富有哲理,都体现在大运河民间传说的整体作品中。
  徐官屯路灯老会

  徐官屯路灯老会是一个古老的民间花会,起源于明朝中叶。传说十二精灵在年午夜西天如来佛处讨封,远远望去像十二只灯笼在空中闪烁移动,人们为纪念此情此景,改编成此戏种,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延续至今。项目中各种角色共16人,分别有不同的服饰和装扮,朴实大方、幽默滑稽,各有独到之处。此民间花会属于文跷带唱的表演形式,有独唱、对唱和群唱,歌词多采于民间歌谣、民俗谚语、民间传说和方言土语等,经过研究整理,编成小段,说的都是大白话,唱词简短、通俗易懂,唱腔悦耳动听,让人容易接受。为了把路灯老会发扬光大,徐官屯村村委会组织本村40余人参加此活动。现在村里96岁的杨逢金老人常讲述该村路灯老会的历史,凭着他的记忆说唱,该村已整理出80余首曲子。
  郭村蹦蹦西

  清代末年,郭村组建起剧团,兼唱河北梆子和蹦蹦戏,但蹦蹦戏的名声,逐渐地超过了河北梆子,享誉方圆几十里。郭村剧团是半职业艺术团体。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便凑班到北京、天津各地巡回挂牌演出。剧团开始名“三顺和班”,后改名“子弟会班”。新中国成立后又称“新声评剧团”。第一任班主是郭三,继任班主先后有:郭金旺(郭老)、杨振潮、张少光、刘德生、杨永志、方凤英等。

  郭村剧团演唱的剧目共有七十多个。新中国成立后,剧团由半职业转为群众文娱团体,也排练了一批新剧目,主要有《兄妹开荒》《小女婿》《柳树井》等。由于郭村蹦蹦戏组班年代久远、演员多、演技高,附近的大松垡、西马各庄、高古庄和大兴、安次、平谷、密云等县的二三十个村庄曾聘请郭村的演员去当教师,组班教授蹦蹦戏。“文革”时期,郭村剧团只在1972年至1975年期间演了几次,剧团停办以后就再也没能恢复起来。如今,原剧团团长杨永志老人已86岁,是蹦蹦戏的全才。

2021/12/10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 1305104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