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通州古城建那些事儿——通州城池
路县考古
  北齐天保八年(557年),修建内长城,即长城内的土城,与此同时,渔阳郡治从雍奴,潞县治从三河城子村迁今址,就是今天通州北城大成街一带,郡县仍同治一城。取地势三面临高梁河,一面临潞河的高敞之地,以天然河为护城河筑城,得易守难攻之利。郡县一城至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杨坚废渔阳郡,这里成为纯县治城市。
  唐高祖李渊时,为对付窦建德军队的扩张,在潞县城内设玄州;贞观元年(627年),太宗李世民平定河北,随后废玄州仍为潞县。后梁龙德二年(922年)正月,契丹可汗耶律阿保机攻陷潞县城,被俘百姓被带至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另设潞县,与渤海人杂居。后唐明宗期间:“契丹既强,寇抄卢龙诸州皆遍,幽州城门之外,虏骑充斥……幽州东十里之外,人不敢樵牧,德钧于州东五十里城潞县而戍之,近州之民始得稼穑。”这是《资治通鉴》中对通州建城的一个记载。
  赵德钧筑城之举,为后来的清朝乾隆皇帝所熟知,他在来通州时作《潞河怀古》诗说:“空传彭宠守渔阳,城水东西究莫详。只有德钧卫耕稼,至今乡尚号甘棠。”
  金天德三年(1151年)取“漕运通济之义”,升潞县为通州,在北城设衙署,领潞、三河二县。城因无人管理维护,年久失修,直至元代只好在原城址上树篱扎寨,无城市规模。但此说也有反证,据《元史》载,金贞祐三年(1215年),攸哈剌拔都随木华黎攻取通州,他向木华黎建议“造炮三十,云梯数十,附城,州将惧,出宝货以降”。从这段记载看,金时通州不但有城,而且很坚固,要用火炮、云梯来攻城。
  元末明初,大将徐达北伐,进入河北北部以后,连下长芦、直沽、河西务,兵锋直指通州,当时,其部下“众请攻城”,武定侯漷英认为:“吾师远来,敌(指城内元朝守军)以逸待劳,攻城非我利也。”建议“以千人伏道旁,率精骑三千直抵城下,克之”。
  从以上事例看,说明通州自西汉路县以来,直至明清都有城池存在、延续,足证这座城市的古老与传承有序。

  据《畿辅通志》记载:“通州城上拱京阙,下控天津,潞、浑二水夹会于东南,幽燕诸山雄峙于西北,舟车辐辏,冠盖交驰,实畿辅之襟喉,水陆之要会也。”这段话虽是明初迁都北京后所说,却也高度概括了金、元以来大运河北端的重要性。明代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有《重修通州新城记》,他在铭文中说:“文皇建都,治必南向,州名曰通,作我东障。”后来的礼部侍郎、掌翰林院的唐文献也在他的《重修通州新城记》中说:“通州乃肘腋上流,咽喉重地……夫通州非郡邑之城,天子之城也。”两记虽记的是通州新城,但旧城也包括其中,于此可看出大运河北端通州的重要作用。
  明洪武元年(1368年),燕山侯孙兴祖率军重修通州城,在原有基础上向西、向南扩建,以石为基,砖砌其外,中实以土,城周5.2千米,城高10.7米,设四门,门上建有城楼。东名“通运”、南名“迎薰”、西名“朝天”、北名“凝翠”,是为老城,也就是通州旧城,多在今新华大街以北,以南则是水塘草蒲。2011年,旧城北大街改造时发现北门以东至城墙壁东北角一段明代城垣遗址,明城基下为元代旧城墙址,可见明代修城时借用的就是元代的地基。
  正统十四年(1449年)时,蒙古瓦剌部强盛,经常入关侵及北京,当时通州是漕运仓储重地,为保护通州城外的粮仓,总督粮储太监李德与镇守通州的指挥使陈信,联名奏请紧急抢筑新城,将西仓和南仓(军仓)围在城中。经朝廷诏准,在旧城西南扩建新城,周长4000米左右,高3米,该工程于景泰年间(1450—1457年)完工。新城设西、南二门,上建城楼。西门名为“五尺瞻天”,后改为“神京左辅”;南门初名“望帆云表”,后改为“灌输”。这就是通州新城,将西、南二仓圈入了城中,新城之建纯为保护粮仓。
  明正德六年(1511年),今河北文安县人刘六、刘七兄弟起义,声势浩大,曾转战冀、鲁之间并烧毁孔庙,然后又折回京畿,几近北京城下。此种情况下,右都御史李贡视察通州,奏请增高新城城墙1.5米,修垛墙2米,增建炮台,严防不测。
  嘉靖时,在旧城东南角城墙上建文昌阁,供奉文昌帝君。在新城北城墙上建北极阁,供奉玄武大帝,但规格没有文昌阁大。万历十九年(1591年),蓟县人王森传“闻香教”,实际就是白莲教,其教徒遍布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等地,秘密发动群众,准备起事,危及京师,密云兵备道王见宾奏重修新城,全高11.5米。
  崇祯四年(1631年),因后金军屡次对明朝用兵,工部尚书范景文奏请修建旧城北门扇形月城,城内设上、中、下三层炮台,同时于旧城东北角、新城西南角等重要部位修筑炮台。
  清朝定都北京,沿袭明制,仍在首都设顺天府。顺治元年(1644年)、七年(1650年)、十四年(1657年),顺天府在通州先后设置过通州道、通密道、通蓟道等,负责京东八县的一切军政事物,通州则曾领有三河、宝坻、武清、漷县四县。
  清康熙九年(1670年)知州宁完福统一新、旧二城规制,定城基宽11.3米、顶宽7.6米、外壁高11.3米、内高7.6~10米不等。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修通州城,折除了旧城西门以南城墙,使新旧二城合二为一。至此,通州城池基本定型。
  雍正六年(1728年),三河、宝坻二县脱离通州管辖直属顺天府,通州由刺史州改为直隶州,相当于顺天府的一部分了。将通州改为直隶州是因为通州地处运河北端,漕储之务繁巨,实是北京朝廷命脉所在。
  通州今城历经千年,明清期间,其城市功能更多地趋于漕运与仓储,对四周县邑的管辖作用降低,民国时更降为县,但在明清两代,通州周围仍然形成了一些镇级城市,如漷县旧城、张家湾城、永乐店城、马驹桥半边城等。
  通州城分新旧城,所以城墙有些不规则,故老一直称为船城,也就是说通州城是船形的,这船形就源于新旧城所建年代的不同,其实新旧城的功用也不太一样。新城以漕储为主,多漕丁、运丁及护仓人员和漕署仓衙,明时民房不多。通州的地方官署和地方功能均在旧城。
  先说说旧城的城墙。北门和北瓮城在北大街北端,与里河沿衔接的地方;瓮城西侧里河沿附近夹道处,是北城瓮城城门。北门向西延伸到西海子公园北部土山一线,是旧城北墙西段。从北门往东,东塔胡同儿北面是旧城北墙东段。这段墙的东北角设有炮台。从炮台向南拐,东塔胡同儿东侧、外河沿西侧、善人桥西、东关后街、北小门胡同儿一线是旧城东墙北段。东大街东端,与北小门胡同儿交会处是东城门及瓮城。北小门胡同儿北头儿是瓮城的北小门,南头儿是瓮城的南小门。南小门以南,今新华大街上是东水关,引万寿宫水从此出城。过新华大街,今锻压机床厂东墙向南是旧城东墙南段,最南边拐角处就是旧时的文昌阁。从文昌阁向西到南大街路口,为旧城南墙东段。南大街南头儿与南关大街衔接处是旧城南门和南瓮城。南关向西、沿西顺城街到今东方宾馆一线,是旧城南墙西段。从西段西头儿向北是旧城西墙南段。西大街与中山街交会处是旧城的西门,上述西墙南段就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拆除的一段。南门北,今新华大街之上是西水关与东水关之间的一条水沟,为通惠河分支。旧城西门往北,沿西海子西街到公园土山,是旧城西墙北段。
  以上城墙包围的地方就是通州旧城,在修建新城之前其他地方都在城外,如后南仓、西仓、中山大街、红旗机械厂(二四九炮校)、潞河医院、原中医院等地区。

  新城东墙北段借用旧城西墙南段,今车站路西侧是新城东城南段。原中医院北的公路上是南水关。中医院以西到佟麟阁大街,是新城南墙东段。佟麟阁大街南端与今玉带路交接处,是新城南门和瓮城。佟麟阁大街向西为新城南墙西段。西段墙的西南角有一座炮台。从今通惠南路南端向北到中山街西口儿,为新城西墙南段。中山大街西口儿是新城西门和瓮城。从西门往北到新华大街南侧是新城西墙北段。由新华大街南侧向东一直到今新华书店,也就是车站路北端,这一段是新城的北城墙。墙东端为北水关,北城墙中间的城头上建有北极阁。上述城墙所围的方城就是新城。把新旧二城组合起来,通州城状似船形,有“船城”之誉。其实,新旧城早已经分辨不清,毕竟这已经是四五百年前的事了。
  城池,城池,有城就有池,在古代,这是分不开的城市建筑理念,通州也不例外。这里的“池”专指城市护城河。严格说,护城河是种防御设施,主要作用是防敌入侵,池与城组成一组防御工事,池是后面城墙的最后屏障。
  与其他古城比较,通州的护城河系统有些复杂,有的是借用天然河道,有些河道又有漕运功能,比如运河和通惠河即是。通州又有新旧城之分,人工另开的河、濠、渠纵横交错,哪条水是护城河不太容易搞清楚。
  旧城北墙外有两层护城河,外层借用通惠河,西起天桥湾响闸,经卧虎桥流入北运河的一段。里层东起石坝葫芦头,沿里河沿往西至天桥湾响闸入通惠河,这不长的一段河原为运粮的石坝漕渠。旧城西护城河,由天桥湾附近引通惠河水进西水关。新城北墙外护城河借用通惠河分支,新城西墙外是通惠河的另一分支,用来做护城河。这条河在南城西南角向东拐弯儿,为新城南护城河,这一段曾是里漕渠道。从今东方宾馆往东过旧城南门至南浦闸一段,是旧城南墙外的护城河。南浦闸向北到东门外土坝,为旧城南段护城河兼里漕通道,其外层河即是运河。东门外到石坝为旧城东护城河北段,借用运河为护城河。
  以上就是通州新旧城的护城河,东西南北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通州境内还残存一条北齐长城。北齐是南北朝时期一个小朝廷,存在时间很短。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各势力你争我夺,此消彼长,政权众多,北朝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南朝则是宋、齐、梁、陈,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就在北齐高氏政权成立前后,潞县城迁到今天的通州城,隶属北齐政权,在其境北部。为维护自身安全和高氏的统治,北齐效法春秋战国时燕赵的做法,修筑长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其中有一条由昌平至武清的土长城,经过通州地区,且正当中段,自西北向东南斜穿全境,古称“长城岗”。
  北齐长城现已基本无存,仅余的一小段正处通州城边,在旧城南门外窑厂村,残留约150多米,黄土夯筑,地基宽15~17米,残高3~5米,残顶宽5~7米不等,顶上早为民居。此段古长城不仔细辨认已经无法认定。
  据光绪版《通州志》载《故莫州长丰县令李君墓志铭》所记碑文:“屹然孤坟,长城之东。”此墓碑即出土于康熙时的窑厂村。1983年3月,梨园镇小街村东南300米处出土唐大历十三年(778年)《唐故处士南阳公孙府君墓志铭》,在序后说“左潞水兮右长城”。此地以北100多米,出土贞元十四年(798年)《平州卢龙府折冲都尉乐安故孙公墓志铭》,在志底的书序中写有:“魂埋潞川,东有潞河通海,西有长城蓦山,南有朱雀林临河古戍,北有玄武垒至潞津古关,并是齐时所置。”
  通过这些出土的铭文和志书记载可知,当时的北齐长城虽为土制,但并不低矮。很有可能因现通州城处在这条长城的中间地段,为防守需要才将渔阳郡和潞县城迁到今天的位置,这也是北齐时迁潞县于今址的一个间接证据。

  通州境内还残存一条北齐长城。北齐是南北朝时期一个小朝廷,存在时间很短。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各势力你争我夺,此消彼长,政权众多,北朝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南朝则是宋、齐、梁、陈,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就在北齐高氏政权成立前后,潞县城迁到今天的通州城,隶属北齐政权,在其境北部。为维护自身安全和高氏的统治,北齐效法春秋战国时燕赵的做法,修筑长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其中有一条由昌平至武清的土长城,经过通州地区,且正当中段,自西北向东南斜穿全境,古称“长城岗”。
  北齐长城现已基本无存,仅余的一小段正处通州城边,在旧城南门外窑厂村,残留约150多米,黄土夯筑,地基宽15~17米,残高3~5米,残顶宽5~7米不等,顶上早为民居。此段古长城不仔细辨认已经无法认定。
  据光绪版《通州志》载《故莫州长丰县令李君墓志铭》所记碑文:“屹然孤坟,长城之东。”此墓碑即出土于康熙时的窑厂村。1983年3月,梨园镇小街村东南300米处出土唐大历十三年(778年)《唐故处士南阳公孙府君墓志铭》,在序后说“左潞水兮右长城”。此地以北100多米,出土贞元十四年(798年)《平州卢龙府折冲都尉乐安故孙公墓志铭》,在志底的书序中写有:“魂埋潞川,东有潞河通海,西有长城蓦山,南有朱雀林临河古戍,北有玄武垒至潞津古关,并是齐时所置。”
  通过这些出土的铭文和志书记载可知,当时的北齐长城虽为土制,但并不低矮。很有可能因现通州城处在这条长城的中间地段,为防守需要才将渔阳郡和潞县城迁到今天的位置,这也是北齐时迁潞县于今址的一个间接证据。

2022/2/17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 1305104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