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文化】坐落于小学校内的庙宇——中山街关帝庙


  通州漕运码头作为运河北端最重要的河道口岸,经济繁荣,人口密集。与日俱增的人口带动了宗教信仰的多样化,加之国家政策信仰,让关帝庙这一庙宇建筑在通州大规模开建,以供来往北京与通州之间的商贾行旅及通州市民奉祀祈祷。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设在通州来往北京城必经的大街之上的关帝庙。

  位于小学校内的关帝庙
  在中山大街北侧中山街小学后院,有一座建筑面积80.29平方米,始建于明代的关帝庙,明正统十四年(1449)通州新城建成后,商贾行旅自运河北端入京,商家铺户均祈祷财神关帝保佑买卖兴隆,故建庙以奉祀。这座关帝庙在明代建立后,清代又修缮过一番,民国期间开辟设立小学校后又进行了改修。

  这座关帝庙原为南向一进院落,今仅余正殿三间。小式作法,硬山筒瓦,后改元宝顶,彻上明造,五架梁,后改为玻璃门窗。院内殿前有一株古槐,胸径1.17、冠径27米,干枝峥嵘。院子东部有古刺槐一株,胸径0.88、高约15米,是通州区现存刺槐最大、最茂盛的一株,是当时美国耶稣教教士在同治六年(1867)首次来到通州传教时所种植,以示耶稣教要在通州扎根结籽的寓意,同时也表明此庙东侧曾是美国耶稣教在通州的传教之所。

  北京地区的关帝庙为国内之最
  关公信仰在中国由来已久,自明清以来上升为国家信仰。中国到底有多少关帝庙,目前尚无精确统计。但可以毫无夸张地说,由于北京是元、明、清三朝帝王之都,并且曾是刘备、关羽、张飞发迹故地涿郡辖区,关帝庙的数量无疑是最多的。据明人沈榜《宛暑杂记》记载,明代北京城郊已有各种关帝庙51座。清朝《乾隆京城全图索引》记载有关帝庙116座。郊区更多,仅京东的通州就有150多座。

  北京地区除了直接命名为“关帝庙”外,红庙、白庙、伏魔庵奉祀的“伏魔大帝”也都是祭祀关羽的。相较于明朝,清朝的关帝庙数量剧增,原因就是清朝为了减少异端淫祀,就将老百姓普遍尊奉的关羽从“武安王”晋升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诏令全国各地普遍修建关帝庙。而且,关帝还被请进佛教寺院,佛寺里普遍建造关帝殿奉为守护神。

  中山大街的前世今生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山大街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功业而改名的。
  其实这条街的历史要追溯到明代。
  在明永乐七年(1409),为充实北京卫戍部队与北陲防边将士粮饷,于通州旧城(明洪武元年修筑)西门外修建一座大型军仓,称大运西仓,俗呼大仓。
  正统十四年(1449),残元后裔、蒙古兵额森部越过长城侵入明境,妄图包围北京,东山再起。为保卫北京,保护在通军仓,从粮储太监李德、镇守通州指挥陈信建议,于大运西仓外抢筑新城,景泰间筑成。
  成化十二年(1476)、嘉靖六年(1527)曾两次重修。此后于大仓南北侧各形成一条东西向大街,居南者称新城南街(今尚称之),位于北者曰新城北街。
  清雍正七年(1729),自北京朝阳门至通州城内各仓通及运河北端码头--石坝修筑一条石道,以利漕粮转运济京,此道穿通州新城西门后,即沿城北街东行入旧城。
  因此,是街成为京通间主要通途,车水马龙,昼夜喧阒,比南街宽阔繁闹,遂渐称新城大街。
  1925年3月12日,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病逝北京,为纪念他,将新城大街易名为中山大街。
  古时把关帝请进佛教寺院,以求守护寺院安宁;如今关帝庙在小学内,相信他也会默默守护周围的一切。

2022/4/1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 1305104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