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大运河丨开凿运河功过的反思
  沿着运河出行是中国古代最为成熟的交通形式,因为运河的便利,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游历其上,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文随之产生。或有踏春出行的雀跃,或有背井离乡的彷徨,既有离别好友时的依依不舍,又有心怀家国时的催人泪下。今天继续跟随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城市副中心广播《运河之上》节目,带领大家畅游诗词的黄金水道,品味最后一期唐诗中的大运河。

  大运河对于唐代诗人的北上南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皮日休是湖北人,顺江而下到苏州来给苏州刺史张博做幕僚,期间结识了陆龟蒙,他们俩成为晚唐著名的诗歌小团队。皮日休被江南美丽风光所吸引,他在被召入朝廷任职后不久,还是选择回到江南,或许是被当地风土人情和运河两岸的无边春色吸引,他把江南当成自己的心灵家园、精神之乡,留下了非常多的诗。

  第一首诗的“万艘龙舸”代指隋炀帝的船队。全诗描述了隋炀帝游览扬州的豪华船队以及大运河的地理环境,诗中隐含了隋炀帝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的历史事实。诗中还表达了皮日休自己的观感,因为他经常在运河上来往。运河可以说是上天赐给华夏民族的资源禀赋。中国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汴州(开封)一直到楚州(淮安)这1000余里都是平原,即今日华北平原的南部,这个平原就给运河开凿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变成水上高速公路,不用穿山越岭,特别方便。

  第二首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诗中说很多研究隋朝灭亡原因的人都归咎于运河,视之为一大祸根,然而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交通显著改善,对经济联系与政治统一有莫大好处,历史影响深远。皮日休在诗中批判隋炀帝的同时,也不抹杀隋朝大运河在客观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唐诗再现了运河航运的繁忙以及沿岸城市的繁荣。唐诗中的大运河是漂泊者的心脉律动,是诗人离情别绪的策源地,不管是对河上漂泊的感慨,渡口送别亲友的伤感,还是对开凿运河功过的反思,这些精美的诗行在大运河里徜徉,幻化成了一幅丰富的唐人情感画卷。这些缤纷多彩的唐诗也把多元的大运河呈现在了人们面前。

2022/7/14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 13051045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