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里桥之战木刻版画

    摄影者: 拍摄时间:刊于1860 年12 月22 日《伦敦新闻画报》木刻版画。

    八里桥位于通州城西,是通往北京的咽喉重地。清咸丰十年(1860年)九月二十一日,僧格林沁率蒙古骑兵及万名步兵与英法联军在此进行激战以失败告终,史称八里桥之战。次日,咸丰皇帝率众臣及后妃皇子从圆明园逃往热河避难。 随军摄影师费利斯•比托在这场战役之后拍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这张版画是画师根据1860年费利斯•比托拍摄的《永通桥》照片加以想象绘制的。

  • 在土坝登岸入侵通州的八国联军侵略者

    摄影者: 拍摄时间:

    1900年6月18日,八国联军侵略者攻陷天津。7月8日联军沿运河向北京进犯。8月12日联军于通州土坝码头弃船登岸,攻占通州城。远处突出的建筑物为燃灯佛舍利塔。

  • 向北京进发的八国联军侵略者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1900 年8 月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组成联军,借口清政府“排外”,要求“剿灭”义和团,发动了侵华战争。8月12日通州城沦陷。联军在通州城内外烧杀抢掠后向北京进发。

  • 劫后的鼓楼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1900 年8 月

    此图是八国联军侵略通州,犯下恶劣罪行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 1900年8月12日八国联军侵入通州城,共在州城中烧杀淫掠72天。仲芳氏《庚子事变》记载:联军抵达通州时,城内已无中国军队对抗力量,联军对平民仍以战士对待,“洋人旋放开花炮,炮子飞入城中,登时炸开,烘毙人民无数。继而数十处火起,各国联军大队随后而入。城即陷,洋人先纵火焚烧,由鼓楼起,前后左右四条大街,并为灰烬。”

  • 劫后的燃灯佛舍利塔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1900 年8 月

    此图是八国联军侵略通州,犯下恶劣罪行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 据《撕裂北京的那一年》书中记载:“日本、俄国、英国的军队,其残忍是连他们的盟军高级军官毕耶尔•洛谛也不敢恭维。即便从吞吞吐吐的言辞里,人们也可以看出,1900年的通州经过八个国家的军队轮番虐杀,被蹂躏成什么样”。在此次浩劫中,燃灯佛舍利塔数百风铃遭八国联军枪击劫掠,周边民宅全部烧毁。但宝塔依然挺拔高峻,屹立在烽火硝烟之中,呈现出凛然不可犯的气概。它不仅是通州古城的标志,也是通州人民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 劫后通州城里被毁的民房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1900 年8 月

    此图是八国联军侵略通州,犯下恶劣罪行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据法国特使毕耶尔•洛谛所著《庚子外记》记载:“通州是天津以上的要冲地方,所以在联军突入大沽,攻下天津而直取北京的时候,不幸的仇雠的毒火便首先在这城里爆燃起来。听说,疯狂般的杀人和摧毁的事情,在这里竟长达两个月之久,所以,现在这城市,在大残毁之外,还多着一种恐怖死的景象”。

  • 劫后通州城里瓦砾遍地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1900 年8 月

    此图是八国联军侵略通州,犯下恶劣罪行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 据法国特使毕耶尔•洛谛所著《庚子外记》记载:“在这遍堆着梁柱的残材、屋顶的瓦砾和墙壁的碎砖的这条街上,除了我们几个,简直是别无其他的行人……”

  • 劫后的张家湾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1900 年8 月

    此图记录了八国联军侵犯通州张家湾,焚毁张家湾城南门内十里街的惨况,是八国联军侵略通州,犯下恶劣罪行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1900年八国联军自天津开始沿运河向北京进犯。8月11日,张家湾被八国联军占领。联军所到之处,“尸横遍野,狗鸦争食,惨不忍睹”。

  • 八国联军日军司令部驻地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1900 年8 月-9 月

    八国联军占领通州长达两个月,少数联军长达一年。期间,侵略者在通州城各处建立了办事机构。此图是日军在通州城西仓建立的司令部大门。

  • 八国联军日军的船舶管理所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1900 年8 月-9 月

    图中地址在通州城东关今赵登禹大街。是八国联军侵略通州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证明了日军占据了通州城内东门至西门一带,并据守中仓和西仓。

  • 蔡德辰

    摄影者: 拍摄时间: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蔡德辰(1893-1912,湖北蕲春人,又名蔡振民)由北京豫文中学转到华北协和书院就读。1909年冬,同盟会在北京成立共和会北京分会,他任通州支部部长。1911年12月1日,北方各省共和会加入同盟会,在各地分别成立司令部,蔡为通州司令部司令。他以协和书院为阵地,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并把工作深入到清军中去。1912年1月2日,同盟会发动了滦州起义,蔡计划联合京、通、保定革命力量在通州响应,因滦州失败,计划遭破坏,起义推迟。1月14日,清军包围张家湾同盟会通州支部,蔡德辰、王丕承

  • 协和书院校园内的蔡德辰纪念碑

    摄影者: 拍摄时间:

    为纪念革命志士蔡德辰,1912年4月,协和书院师生在校园内为其立碑。

  • 五四运动在通州(一)

    摄影者:西德尼•戴维•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 拍摄时间:摄 20 世纪20 年代

    1919年,通州潞河中学进步学生组织若干“十人团”深入学校、街道和张家湾、燕郊集市等地,宣传“民主和科学“,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五四运动的进步思想,对通州影响意义深远。 西德尼•戴维•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所摄的图片真实地记录了进步学生组织的宣传活动。

  • 五四运动在通州(二)

    摄影者:西德尼•戴维•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 拍摄时间:摄 20 世纪20 年代

    1919年,通州潞河中学进步学生组织若干“十人团”深入学校、街道和张家湾、燕郊集市等地,宣传“民主和科学“,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五四运动的进步思想,对通州影响意义深远。 西德尼•戴维•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所摄的图片真实地记录了进步学生组织的宣传活动。

  • 五四运动在通州(三)

    摄影者:西德尼•戴维•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 拍摄时间:摄 20 世纪20 年代

    1919年,通州潞河中学进步学生组织若干“十人团”深入学校、街道和张家湾、燕郊集市等地,宣传“民主和科学“,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五四运动的进步思想,对通州影响意义深远。 西德尼•戴维•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所摄的图片真实地记录了进步学生组织的宣传活动。

  • 五四运动在通州(四)

    摄影者:西德尼•戴维•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 拍摄时间:摄 20 世纪20 年代

    1919年,通州潞河中学进步学生组织若干“十人团”深入学校、街道和张家湾、燕郊集市等地,宣传“民主和科学“,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五四运动的进步思想,对通州影响意义深远。 西德尼•戴维•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所摄的图片真实地记录了进步学生组织的宣传活动。

  • 五四运动在通州(五)

    摄影者:西德尼•戴维•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 拍摄时间:摄 20 世纪20 年代

    1919年,通州潞河中学进步学生组织若干“十人团”深入学校、街道和张家湾、燕郊集市等地,宣传“民主和科学“,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五四运动的进步思想,对通州影响意义深远。 西德尼•戴维•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所摄的图片真实地记录了进步学生组织的宣传活动。

  • 五四运动在通州(六)

    摄影者:西德尼•戴维•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 拍摄时间:摄 20 世纪20 年代

    1919年,通州潞河中学进步学生组织若干“十人团”深入学校、街道和张家湾、燕郊集市等地,宣传“民主和科学“,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五四运动的进步思想,对通州影响意义深远。 西德尼•戴维•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所摄的图片真实地记录了进步学生组织的宣传活动。

  • 潞河中学学生国耻讨论会留影

    摄影者: 拍摄时间:约摄于1928 年

    为纪念五四运动九周年,潞河中学莘莘学子举办国耻讨论会,喊出了“当为国耻流血”报效祖国的口号。

  • 第一次直奉战争时期逃难到通州的难民

    摄影者: 拍摄时间:约摄于1922 年

    1922年1月,受英、美支持的直系军阀吴佩孚,联合六省军阀,通电攻击梁士诒内阁媚日卖国,迫梁离职,直、奉矛盾日趋激化。4月上旬,奉军开入山海关与直军对峙,29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两军在长辛店、琉璃河、固安、马厂等地展开激战。许多北京郊区难民逃到通州。

  • 第一次直奉战争成为避难所的潞河中学

    摄影者: 拍摄时间:约摄于1922 年

    1922年5月3日,吴佩孚改守为攻,将主力迂回作战,绕至奉系后方卢沟桥,致使奉军腹背受敌。5日,奉军张景惠部第十六师停战倒戈。卢沟桥、长辛店等要隘被直军攻占,中路奉军退至天津。张作霖下令退却,率残部出关。直奉战争期间,许多难民涌入通州,潞河中学成为避难所。

  • 冯玉祥将军

    摄影者: 拍摄时间:约摄于1924 年

    冯玉祥(1882-1948年),字焕章,安徽巢县人,行伍出身。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期,发动了北京政变,改所属部队为国民军,担任总司令兼任第一军军长。所属部队驻通州时,军纪严明,有“不扰民,真爱民,誓死救国”的口号。

  • 李德全女士

    摄影者: 拍摄时间:

    李德全(1896-1972年),通州复兴庄人,原姓王,后给李姓为养女,于1924年2月在通州与冯玉祥将军完婚。后多年从事革命活动,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任卫生部部长。

  • 冯玉祥、李德全婚礼合影

    摄影者: 拍摄时间:

    1924年2月,冯玉祥将军与李德全女士在通州举行婚礼。

  • 冯玉祥部队驻通州营盘旧址

    摄影者: 拍摄时间:

    营盘是冯玉祥部队驻通营地,位于通州旧城南门外,是北京地区目前保留最完整的旧军营。 1922年,冯玉祥将军调任陆军检阅使,将部下第七旅开赴京东通州营地,建设营房与演兵场,经常在此进行军事、政治训练,且创建培德学校,以教育官员及其家属,同时在城乡修桥铺路植树等。1924年挥师入京囚曹锟,逐溥仪,迎孙中山北上,并于灯节之日,与通州知名女士李德全在营盘礼堂举行结婚典礼。

  • 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潞河中学再次成为避难所

    摄影者: 拍摄时间:约摄于1924 年

    1924年9月,张作霖召开奉军旅长以上军官紧急会议,决定以粤、浙、奉三角同盟为由,向直系军阀宣战,出兵讨伐直系。15日,奉军始向山海关和热河两个方面运动。直军以吴佩孚为讨逆军总司令,以前敌3个军,后援10个军,兵力20万迎战奉军,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战争期间,潞河中学校园又成了难民的避难所。

  • 涌入潞河中学的难民

    摄影者: 拍摄时间:

    第二次直奉战争是直系军阀吴佩孚部与奉系张作霖部在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地区为争夺北京政权而进行的战争,以奉系胜利张作霖进京而告终。军阀混战,最大的受害者永远是平民百姓。

  • 日军飞机轰炸新城南门外驻通二十九军营房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1937 年7 月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独占中国,于1937年7月7日夜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史称“卢沟桥事变”。7月27日凌晨三时,日军驻通守备队突然向驻在新城南门外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132师部一个营发动进攻。该营奋力反抗,杀伤日军七八十人后突围,向南苑转移。 图为新城南城垣遗址上,围码装满土的草袋工事,2名日军士兵跪在工事处,把枪瞄向前方,天空数架轰炸机旋飞。

  • 日军占领通州城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1937 年7 月

    此图是日寇侵略中国占领通州古城的重要文献资料。 照片中主景为燃灯佛舍利塔,左下处是高大城垣,天上有日军轰炸机,一名日军士兵枪挑太阳旗站在城头瞭望,右下角露出扇面形黑洞是西海子湖通向通惠河的水关。

  • 潞河中学里的伤兵医院和避难所

    摄影者: 拍摄时间:约摄于20 世纪30年代

    据1934届潞河中学校友林从敏先生回忆:“继九一八、榆关事变之后,长城一线战火弥漫,喜峰口、古北口告急,我军浴血奋战。由协和医院教授、世界著名生理学家林可腾率领的救护队,以我校文氏楼为重伤兵医院。”同时,来校避难的难民有千余人。

  • 伪冀东日报社大门

    摄影者: 拍摄时间:

    图中主景是该报社大门,中西结合式门额嵌砌汉白玉匾,上刻描黑楷书“冀东日报”四个大字,高墙为花瓦顶棋盘心式,并嵌砌汉白玉菱块,上刻“冀东”二字,门内为一字形影壁,上挂“冀东日报社”木牌。

  • 通州伪保安队抗日武装起义指挥部

    摄影者: 拍摄时间:

    1937年7月27日9时许,日军大量飞机开始轰炸通州城,驻在通县旧城南门外保安队营地也遭轰炸,伤亡10余人。28日夜12时,驻通县的“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保安队第一、二两个总队千余人在总队长张庆余、张砚田率领下,举行抗日起义,是为“冀东伪保安队起义”。 该图为1937年7月28日午夜通州伪保安队举行抗日武装起义的指挥部临街大门及东梢间房。清末,总统武卫左军提督马玉昆曾驻此,故也称提督老衙门。1935年底,这里是伪冀东政府驻通保安队第一部队队部。此处作为抗日起义指挥部,具有极为重要的纪念意义。

  • 张庆余

    摄影者: 拍摄时间:

    张庆余(1895—1963),字贺轩,河北省沧县人。抗战期间在通州率领伪保安队起义,英勇抗日。

  • 张砚田

    摄影者: 拍摄时间:

    张砚田,河北通化人。毕业于保定陆军讲武堂。抗战期间与张庆余联合发动驻通州伪保安队起义。后任第一集团军第一一八师师长、第四十二军副军长。

  • 中仓遗址墙上的弹痕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1937 年7 月

    伪冀东政府下属的伪警团干部训练所设在今中仓街道内的中仓遗址处。1937年7月28日午夜,伪保安队抗日武装起义,将其摧毁。墙壁上留下了起义部队攻击时的弹痕。

  • 起义军摧毁日寇驻通州办事机构驻地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1937 年7 月

    1937年7月28日午夜,起义军在第一总队队长张庆余指挥下,摧毁了伪政府及其各伪署,活捉了汉奸政府政务长官殷汝耕,击毙了日军驻通特务机关长细木繁及伪政府日本顾问奥田重信大佐以下500余名侵略者,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冀东伪保安队起义”。图中连檐下垂的殿宇是佑胜教寺正殿;右侧门窗破败的是西配殿,中间裸露檩条的是该寺山门殿。

  • 通州南站下火车集结的日军侵略部队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1937 年7 月

    图为自北京到通州南站,正下火车集结的日军侵略部队。 驻通伪政府保安队举行抗日武装起义,摧毁了伪政府及其各伪署、日寇驻通守卫队、日寇特务机关之后,凌晨向西欲与事先联系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宋哲元部队会合,不料宋部提前离京南下保定,起义部队行到北京安定门时被城中日寇冲散,起义部队化整为零,约定到保定集合。7月31日,日寇从南苑撤出部分兵力,称救护队,乘火车直奔通州城,并疯狂进行报复屠杀。

  • 开进通州城的日军侵略部队

    摄影者: 拍摄时间:

    冀东伪保安队起义后,日军酒井部队千余人开进通州城,“扫荡市内,使之逐渐恢复治安”,一时有屠城之意。

  • 遭日军炮火击毁的潞河中学校门

    摄影者: 拍摄时间:

    冀东伪保安队起义过后,日军为打击报复,将潞河中学的校门——入德之门和谢氏楼炸塌。解放后,入德之门才在原址得以复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