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潞河书院匾

    摄影者: 拍摄时间:约摄于20 世纪初

    潞河书院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由仓场总督张仪朝、知州朱英在州城西门内创立,后因经费不足而辍办。雍正三年(1725年)仓督檄令复兴。乾隆二年(1737年)知府韩亦诗偕州绅迁建潞河书院于州城内南隅之文昌阁。几经周折,至光绪十七年(1891年)通永道杨宗濂在靳家胡同原址重建潞河书院,书“潞河书院”匾额。

  • 潞河书院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19 世纪末

    清同治六年(1867年),美国基督教公理会牧师姜戴德在通州镇新城北后街创建了男童寄宿学校。至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发展成为小学、中学、大学和一所神学院(戈登纪念神学院)在内的高等学府,名为潞河书院。十九年(1893年)迁入新城西门外迤南新校舍。二十六年(1900年)此校舍被烧毁。

  • 协和书院卫氏楼

    摄影者: 拍摄时间:

    1903年,美国长老会、华北公理会和伦敦会联合共建“协和书院”。图为协和书院主楼卫氏楼。

  • 卫氏楼落成典礼

    摄影者: 拍摄时间:

    潞河中学卫氏楼落成典礼。图中人物为左起美国驻华公使康格,协和书院校长谢卫楼和通州知府吴肇毅。

  • 潞河中学谢氏楼

    摄影者: 拍摄时间:约摄于20 世纪初

    谢氏楼,建于1903年,以潞河书院校长谢卫楼的名字命名。

  • 修建中的文氏楼

    摄影者: 拍摄时间:

    1922年,美国纽约warner父子以巨款捐赠潞河中学,建筑文氏楼。

  • 文氏楼落成典礼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1922 年

    1922年,文氏楼落成。文氏楼内为礼堂,为学校举办文艺活动和会议场所。

  • 文氏楼内景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1922 年

    此图为文氏楼启用仪式会场。

  • 潞河中学协和湖

    摄影者: 拍摄时间:

    潞河中学校园内,协和书院时期疏挖的协和湖,湖名沿用至今

  • 潞河中学东校门

    摄影者: 拍摄时间:

    潞河中学东校门也称入德之门,是潞河中学最具代表意义的建筑,20世纪70年代因修建京秦铁路而拆除。

  • 潞河中学的学生

    摄影者: 拍摄时间:约摄于20 世纪30 年代中期

    1927年,潞河中学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将教育与宗教分开。加设美术、音乐、劳体、微分学、逻辑学等课程;确定办学宗旨为“造就健全人格,培植升学和职业知识”,并以“人格教育”为校训;提倡“三育齐备”, 即智、德、体全面发展。教育学生待人心诚,友谊互助,做有知识、有道德、懂文明、讲礼貌、爱祖国的有为青年。

  • 潞河中学外教人员

    摄影者: 拍摄时间:

    潞河中学设置的英语等课程,是由外国传教士和教师来担任的。

  • 河北省立第十师范学校校门

    摄影者: 拍摄时间:约摄于20 世纪20 年代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新城北街创建东路厅中学师范班,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正式建立东路厅初级师范学堂,宣统三年(1911年)又称京兆第三中学,1914年改称男子师范学校,1920年与卢沟桥师范学校合并,移通州继续授课。1928年奉命改称河北省立第十师范学校。

  • 河北省立第十师范学校校园

    摄影者: 拍摄时间:

    河北省立第十师范学校力量雄厚,声名远播,京津及河北附近学生,纷纷到此就读。著名学者张中行在此校学习六年,度过了他难忘的青年时代。

  • 河北省立第六女子师范学校学生课间操

    摄影者: 拍摄时间:约摄于20 世纪30 年代

    1915年在通永道署址筹建京兆女子师范讲习所,1918年改称京兆女子师范学校。1928年以后,国民党政府统治了北方,京兆区被取消,从此,京兆女子师范学校奉命改为河北省立第六女子师范学校,隶属河北省教育厅。1958年,通县划入北京市辖区,学校又改称北京市通州师范学校,且男女师范并为一校。

  • 民国时期小学课堂

    摄影者: 拍摄时间:约摄于20 世纪30 年代中期

    通州地区的小学教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私塾。私塾的办学规模、层次和形式有学馆(亦称散馆)、专馆(亦称家塾或族塾)和义塾(官绅捐办)。清末废除科举兴办学校,通州第一所学校是清同治六年(1867年)美国基督教公理会牧师姜戴德在新城北街开办的男童寄宿小学。至1948年,共有省立、县立、公立和私立民国学校300多所。据不完全统计在校学生21864人,占学龄儿童62%。

  • 小学运动会上的50米短跑比赛

    摄影者: 拍摄时间:

    1923年,北京政府公布《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正式提出将学校原有的“体操科”改为“体育课”。从此,田径、球类和游戏等体育形式,由过去只是在部分教会学校里施行,而扩大到几乎所有大、中、小学校。

  • 民国时期小学运动会

    摄影者: 拍摄时间:约摄于20 世纪30 年代中期

    1936年4月,通州举行县城中小学运动会及成绩展览会,5月举办小学春季联合运动会。图为通州城内某小学的春季运动会。

  • 潞河医院

    摄影者: 拍摄时间:

    1878—1881年,美国基督教会公理会传教士江戴德在通州城内北后街开设诊疗所。1882年,美国医师盈亨利在诊疗所的基础上成立医院,命名为“妇婴医院”。1903年,美国传教士都春甫从上海聘请工程师重建医院并更名为“潞河医院”。

  • 通县潞河医院门诊楼

    摄影者: 拍摄时间:

    此门诊楼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门诊楼为平面十字形二层小楼,悬山十字顶尖脊,顶设透气透光窗,石板瓦,弧券木框玻璃门窗,楼外地面凹凸不平,是自然地势。

  • 潞河医院医务人员与部分病人合影

    摄影者: 拍摄时间:

    据1922年统计,潞河医院有205名住院病人。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大的规模。

  • 潞河医院病房

    摄影者: 拍摄时间:

    潞河医院是一所中西医结合的医院。此图为病人与医护工作者的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