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州城北门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1900 年8 月-9 月

    此图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记录通州城北门的珍贵资料。图中的人是八国联军中的法国侵略者。此图也是法国侵略者占据通州城北门一带的有力证据。

  • 通州旧城南门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1900 年8 月-9 月

    此图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记录通州城旧城南门的珍贵资料。旧城南门城墙、城门格局与西门相同。门额“迎熏”二字已不见。照片右下角可见房屋废墟。城墙墙体不平,是岁月的剥蚀和枪弹轰击的痕迹。

  • 通州新城南门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1900 年8-9 月

    此图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记录通州新城南门的珍贵资料。 城门、城墙尚完整,墙体城砖已斑驳。城门前有一个日军军官骑洋马立于门前,可见,八国联军中的日本侵略者的侵略魔掌已经伸到了通州南城一带。

  • 通州新城小南门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20 世纪30年代

    庚子年后的1901年,美国传教士都春圃、谢子荣等为了教徒出入城方便,不顾中国的传统习惯,胁迫知府吴肇毅在新城南门迤西大约436米的地方,开凿一个小南门,并在护城河上架设一座木桥。出了小南门便是“南池”,那里形同租界,是基督教的势力范围。

  • 通州城西门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1900 年8 月-9 月

    通州城西门位置在今中山大街西口处。当时城门、墙体尚好,城楼已成断垣残壁。门额“朝天”二字不甚清晰。门洞下,清雍正年间修建的石道已凹凸不平。此图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记录通州城西门的珍贵资料。

  • 张家湾城门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1900 年8 月-9 月

    张家湾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为防御瓦剌军侵袭而建。城周长905丈,墙厚1丈1尺,高2丈余。东、南濒河,西北环濠。南、西、北各设1门,东面设2门,门各有楼。 图中的张家湾城门,城已残破,城楼已不见踪影,城墙城门完好程度不及通州城。门洞内隐约可见门扇。此图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记录张家湾城门的珍贵资料。

  • 通州新城南门外的护城河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20 世纪30 年代

    所谓“城池”,“城”是指城墙;“池”是指护城河。通州的护城河有两个特点:其一,不仅有备战作用,而且肩负里漕渠道的特殊任务;其二,借用北运河、通惠河等原有河道另辟漕渠。图为新城南门外的护城河,原为里漕渠道,现已盖板筑成玉带河大街。

  • 通州旧城西北部景观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20 世纪30 年代

    远处为燃灯佛舍利塔,水面是西海子公园北湖,湖北畔是通州旧城北城垣西段。据《通州志》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燕山忠敏侯孙兴祖督军士修通州城。1952年夏拆毁,现遗址尚存。

  • 通州城的明代城墙遗址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20 世纪30年代

    据明《重修通州新城记》载,通州在元朝以前没有城,仅仅是“捍以篱寨”,有城是在明洪武年间。《资治通鉴》记载了五代时期后唐明宗长兴年间的一段历史:“契丹既强,寇抄卢龙诸州皆遍,幽州城门之外,虏骑充斥……幽州东十里之外,人不敢樵牧,德钧于州东五十里,城潞县而戍之,近州之民,始得稼穑。”从记载辨析,通州的城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 图中的这段城墙,是明洪武年间建造的通州城遗址,以石为基,砖甏其外,中实以土,周围九里十三步,连垛高三丈五尺。

  • 通州旧城东墙外

    摄影者: 拍摄时间:约摄于20 世纪30 年代中期

    图上灰白色高大建筑物为旧城东城垣,墙垣上长有小树,城内乔木高树露出城头;城外有一小村,房舍散布。还有大片农田,有些家畜在田中觅食,独立的农舍围墙外堆着干柴。近景有篱笆横隔,茅舍间分布着树木。

  • 通州城西南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20 世纪30年代

    画面上部有三座高大建筑物,左面远处是燃灯佛舍利塔,中间稍近的是1936年建在日寇特务机关侵占的中仓内的自来水塔,右面稍远的是通州鼓楼。近景是通州西、南的民房。

  • 通州南城外

    摄影者: 拍摄时间:约摄于20 世纪30 年代

    此图是从潞河中学谢氏楼上拍摄的通州农村景象。其画面上部是通州南城外的田野,上面有农民秋天时堆放的秸秆垛,农民的房舍散布田野中。中部为京通铁路。近景是潞河中学的协和湖。

  • 东大街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20 世纪30年代

    此街于北齐天保八年(557年)创建渔阳郡与潞县城池后逐渐形成,是当时郡城南北轴线南端部位东侧一条环城通道,直至元代。明洪武元年(1368年)将城池跨河向南扩建一倍,与通往北京的西大街隔河错位相对,因在通州旧城东门以内,故名东门内大街,简称东大街,是明清两朝数百年间通往京杭大运河北端各个码头的主要大街。画面右部远处三根长杆处是高大西洋门建筑。

  • 南大街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20 世纪30 年代

    画面居中为南大街,远处歇山顶二层楼是横锁北大街的鼓楼。左面有一道围墙,是明代设在通州旧城南门内迤西的大运中仓的仓墙。右面是南大街东侧居民区,木杠塔架处应是印染厂,即后来的制油厂,曾为通州区供销社办学和居住用楼。南大街位于今中仓街道辖域,明洪武元年(1368年)通州城跨过护城河向南扩建几近一倍后形成,北起今新华大街闸桥处,南接南关大街,因在南门内而名,明清两代是从大运河北端漕运码头土坝陆路转运漕粮入储东、中两仓的必经大道。

  • 北大街

    摄影者: 拍摄时间:约摄于20 世纪50 年代前期

    北大街两侧排列着清末民初所建的中西结合风格的店铺门面。路面两侧正在施工,铺设排水管道。北大街是在北朝北齐天保八年(557年)渔阳郡与潞县的郡县级政权机构一同迁设于此后形成的,是北齐至元末800余年间县、州城的中心南北向大街。新中国成立以后,此街是通州地区最繁华的一条街。

  • 北大街南口街景

    摄影者: 拍摄时间:约摄于1950 年代前期

    20世纪50年代北大街南口街景。画面左部为中西结合风格的门面建筑,右部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门面,望子静悬。几位洋车夫在车上等待顾客。1963年拍摄的《野火春风斗古城》电影曾在此取景。

  • 新城南街街景

    摄影者: 拍摄时间:摄于20 世纪30年代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总督粮储太监为护卫西、南二仓,奏建新城。新城东连旧城,周七里。设二门,南门题额“望帆云表”、西门题额“五尺瞻天”,门各有楼。新城南街紧贴西仓南墙逐渐修建而成,东起旧城内大街(今佟麟阁大街)交叉,称为十字街,西与西仓西墙外石道(今新仓路)相接。新城南街历来居住巨商、达官贵人、显赫人物,如:民国政要王芝祥就居住在南街东段路北;钱铺张家、税科王家、集头徐家、当铺高家等都在南街居住。

  • 通县城内街道

    摄影者: 拍摄时间: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通县城内的街道。时值夏季,街道上方搭起遮阳的凉棚。

  • 小红牌楼

    摄影者: 拍摄时间:约摄于20 世纪20 年代中期

    小红牌楼,在新城南街与大红牌楼胡同相交之处。明代在大运西仓与漕运仓储衙门忠瑞馆之间形成一条大街,是守卫北京、长城部队和八旗官兵领取粮饷和俸粮的大道,在南北口各建有一座牌楼,北大南小,历朝重修。牌楼内两侧是坐粮厅与西仓遗址,道上拉洋车者众多。此牌楼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拆除,遗址无存。

  • 靳家胡同十字口

    摄影者: 拍摄时间:约摄于20 世纪60 年代前期

    图为靳家胡同东口、磁器胡同北口、女师胡同西口和贡院前街南口的十字路口。其左部两株国槐左面是靳家胡同小学(清代潞河书院旧址)、通州女子师范学校校舍;其右部是靳家与女师胡同南侧民房。一洋车夫正在拉着顾客跑向女师胡同。

  • 闸桥

    摄影者: 拍摄时间:约摄于20 世纪50 年代初

    闸桥,明代所建通流闸,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将木桥改建为独券石拱桥,又于1936年再改建为平面铁栏桥。桥上人来人往,画面左部是老字号“内联升”鞋店。穿过桥孔露出的平面木桥称“庆华桥”,以桥南有庆华园浴池故名,1930年建造。二桥面均于1952年在通惠河支流故道上修筑新华大街时拆除,而今闸桥遗址尚在。

  • 土坝桥

    摄影者: 拍摄时间:约摄于20 世纪60 年代

    此木架桥为20世纪50年代初期建造,因近土坝漕运码头,故称土坝桥。明朝时曾在此处建浮桥(以船只顺河向并联为桥),称东浮桥。民国间,浮桥已撤,仍设津渡,称罗家口,以罗姓一家在此设摆渡船而名。20世纪50年代后,为方便来往过河,人民政府建造木桥。1967年为改善通县东部区域进京交通,将木桥改建成9孔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型桥梁,因在通县旧城东门外,故称东关大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