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图书馆 >> 北运通州>>专题 >>婚诞寿丧

善后琐事


      圆坟  出殡后的第三天,孝属要去茔地给新坟培土、上供(多供烧饼、酱肉)、烧纸,叫“圆坟”。
      家住农村离坟地较近的,在天没亮之前,先到坟地攒一攒坟头,把新坟培高一些,拍圆拍整齐一些。还要在坟头上用秫秸秆(横三竖四、上三下四)插一个架子,称为“墓门”,意思是亡魂可以由此出入。孝子围着坟头转三个圈,嘴里叨念着:“爸爸(妈妈)放心吧!”再用红线在“墓门”中脊上拴一枚制钱,然后转身就往家走,不许回头,碰见熟人不许说话。等到天亮以后再去坟地烧纸上供,最后把供品埋在死人的脚底下(指坟丘方向);城里人离坟地远,只去一次完成圆坟祭祀的全过程。
      五期烧伞  从咽气那日起每七天为一“七”,共七“七”。每“七”都要上供烧纸。有钱人家逢七念经叫“开吊”,设席招待亲朋。但是无论贫富五七必要烧伞烧花。因为传说人死到了五七,魂灵要过第五殿阎君这一关,这五殿阎君非常凶狠暴虐,可是他一生没有女儿,十分喜欢女孩子,又特别爱花,如果亡魂撑着一把花伞,再献上几朵鲜艳的花儿,五殿阎君欣喜之余,就可瞒哄通过,免遭劫难。根据这一迷信传说形成了习俗,到了五七亡人的女儿就在冥衣铺糊一把圆顶、花色围子、垂穗的纸伞,另备五朵纸花(一般在出殡时由花圈上摘下的),与装着金银纸锞的“口袋儿”一并焚化,同时烧几张打发外祟的纸钱,泼洒一碗净水,女眷还要哭几声。
      农村还有一个妈妈论儿,在五七这一天要把女人戴孝的箍子、白腿带子、白裤腿儿等,都浆一浆,说是给“死人迷眼儿”。
      六十天  人死后第六十天,又是一个祭日。要办两件事:其一,传说这一天亡魂在阴曹地府要过河,所以要糊一只船、一座桥以备亡魂过河(其实有船就不必要桥,有桥就不必要船了)。船桥是在冥衣铺糊的烧活,尺码有大有小,做工可粗可精,最大的船长达数丈,高有丈余,船头绘猛虎,船身画荷叶、莲花,微浪波纹。船舱是双层宫殿式,舱内陈设一应俱全,船尾立一桅杆,悬挂一面写着“西方极乐”的旗帜,甲板上有手擎双桨的水手。桥上站着一对童男童女双手执幡。粗糙的船桥不仅尺码小,结构也很简单,没有宫殿式船舱及内部陈设,做工也非常粗糙。
      豪门大户在这一天也办禅经道场,设酒席招待前来祭奠的亲朋,儿孙们系上孝带子、妇女戴上孝箍子,祭堂要上供并摆上装着金银纸锞子的口袋。烧船桥之前要往船舱里装些金银纸锞子,在船桥的纸人身上挂一个烧饼或点心。到了天黑前子女们在祭堂烧香拜祭后,在亲友的陪送下,把船桥等拿到附近广场,如办道场长子捧“疏”在前,僧众敲击法器随后,到了广场唪诵经咒,这时在船桥周围泼洒一些净水,象征行船的水路,然后把船桥和装冥资的口袋一并焚化,另烧一些打发外祟的纸钱。还要一提的是烧船桥的时候,家人和亲友都不许哭,说是唯恐亡魂听见亲人的哭声,会掉到河里的。其二是在这一天孝属脱掉绷鞋,换上做好的白布鞋。儿子换的头一双白鞋要用粗布,以后可改用质地略细的白寨子布,穿到孝服期满。孙辈侄辈的白鞋穿单不穿双(三双或五双)。另外从这一天起就不再系孝带子戴孝箍了,可以剃头刮脸了,出门可以受礼、坐上席了。
      周年  人死以后一年叫周年,古称“小祥”。周年的这一天又叫“忌日”,也叫“忌辰”,古时候每逢此日家人忌饮酒作乐,所以称“忌日”。《礼记•祭义》记载:“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一般情况忌日这一天家人要给亡人上供、烧纸,以表缅怀之情。特别是一周年、三周年和十周年,这三个忌日的祭祀活动比较隆重一些,并要招待来祭祀的亲朋;其它像二周年、四周年等忌日只是烧点纸(俗话说“不办事”)。有钱人家一周年、三周年,十周年都要大操大办,比如搭棚、预备酒席、悬挂影像、请僧侣念经、糊烧活、设门吹儿等等。亲友们也要馈送供品,花色幛子(用白色幛光上写“慎终追远等)、份金(用紫色封套、签上写“楮敬若干元”)。至于平民百姓办忌日只是在亡人的遗像或神主牌位前摆些供品,跪拜一番,傍晚烧几个装着金银纸锞子的口袋儿而已。
      以后,每逢先人的生日(也称“生忌”)、忌日、清明、中元节(七月十五)、寒衣节(十月初一)、春节等节日,儿孙们都要给亡人上供、烧纸祭祀一番,也算是对先辈的怀念吧。
      结束语  建国以后,移风易俗,大力推行火化,剔除封建迷信的殡葬陋俗。倡导丧事从俭,以追悼、向遗体告别等形式,代替繁缛的丧葬仪礼。近年来提倡把骨灰撒向江河湖海或大山森林,回归大自然。响应此举的人也与日俱增。还有不少开明人士,生前立下遗嘱,死后把角膜或遗体捐献出来,供作医学研究,造福人类。
通州区图书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2016, All Rights Reserved,TongZhou District Library
[京ICP备13051045号] 请使用微软IE6以上浏览器,最佳浏览效果1024*768分辨率